
高中数学教研教改心得体会
孙微微
本学年度我任教的班级是高一2班,11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为了新课改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我悉心在网络上学习精彩的视频讲解,参考各种教研教改资料,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和体会。
1."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用"标准"代替"大纲",这决不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它更反应了课程理念的转变。"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规定针对的是教师。而"课标"是一种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再作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某门课程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制定的只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要求教师只起画龙点睛、引导启发者的作用。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学比教会学生会更重要,也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听会了不会做题的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中,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改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放过学生的任何想法,只要学生敢想,敢给我一个思路想法,我都会跟着学生的想法把题目操作下去,有的时候我明知道这个想法思路是错的,也会花时间跟学生一次找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
4.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着力体现四个课程理念:提高数学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我觉得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注意:
(1)、以问题为主线,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在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并且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
(2)、设计情景式数学教学。情景式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情景共鸣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3)、积极设计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它是指把数学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开放的空间,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发现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全班同学一起参与思考,积极主动探索数学奥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数学也更感兴趣。
作为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师,我要不断砖研业务,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力争在新课改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