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前身为龙山书院,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1904年,龙山书院改办新学,称“汀郡中学堂”,这是福建省创办最早的新学之一。1955年,正式定名为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1956年,学校被确认为福建省重点中学,2022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秉承客家文化及龙山书院的优良传统,历经土地革命的洗礼、厦门大学内迁的润泽,继承发扬了崇文重教、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逐渐形成了“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的汀中特色。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厦门大学内迁长汀,与学校校址紧密相连。厦大在师资和办学资源上给予学校鼎力扶持,特别是其崇尚真理、追求民主、提倡科学的办学传统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及深远影响。学校共培养了包括“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在内的6万多名学子,其中院士2人,共和国将军刘亚楼上将、杨成武上将、傅连暲中将等6人,还有北斗导航的奠基人之一王飞雪。
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区”发展格局。其中老校区占地面积143亩,校舍建筑面积48175平方米。新校区项目总投资5.42亿元,占地面积256.68亩,新建校舍19栋,总校舍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在建两幢11层教工宿舍。目前高一高二年段已完成搬迁。我校现有高中教学班60个,学生2771人。在编教职工284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18人,省名师2人,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6人,省市级骨干教师36人,研究生学历3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福建省优秀教师、班主任、教育先进工作者20余人。
学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改革。坚持以教研为先、共研为要,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推进“长汀一中345生态课堂研究”、“双柏校本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探索符合新高考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积极推进学校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青蓝、骨干、名师、卓越”4大教师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德育工作凸显“三红”教育特色,紧紧围绕“立报国坚毅之心,养报国坚毅之力,定报国坚毅之志”汀中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化“三红”精神内涵,用“三红”精神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年开展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学校共设40个社团,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40余人次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活动中获奖。
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2021年高考取得辉煌成绩,物理类胡祥贺同学原始总分705,位居全省第3名,龙岩市第1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刘健同学原始总分691,位居全省第16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全校600分以上135人,居全市第二;特殊控制线上线人数571人;210多名学生被“985”“211”大学录取。近五年高考考取清华大学9人。
学校近几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福建省第一批省级平安校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