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月份,集美研学总部迎来了“山海协作”龙岩一中近千人研学团之后,7月5日,集美又迎来了龙岩长汀第一中学高二年段1070名师生,展开为期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
本次集美生涯规划研学活动以“知行修远 梦想起航”为主题,让学生们在研学实践中,德、智、体、美、劳得到均衡发展,舒展身心,放飞青春梦想、砥砺前行,也全面展示集美研学魅力!
长汀一中政教处主任林立就这样评价,集美集美,美极了!集美是一个有故事有文化有深度的城区,下次会再到集美研学,也将一起开发新的课程,来个深度亲密接触与感受集美的美。
伴随着厦门龙岩两地研学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厦龙山海协作不断书写新篇章,两地也共享研学资源,中小学生研学成长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场景。
前往集美研学团队的数量不断增长,参团人数也不断刷新纪录。对于这一现象,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吉堂说,集美一直致力于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进一步擦亮两岸研学在集美的金字招牌。目前集美研学营地优势显而易见,在同一个区域,能够有灵玲马戏城、诚毅科探馆、悠度国际营地这样三个省级研学基地,是较为稀罕的。
作为厦龙山海协作的延续,这次长汀一中的研学人数比上次龙岩一中有所增加,三天两夜的课程安排也更为丰富。吴吉堂说,集美将抓紧时机,乘势而为,努力把集美建设为国内、国际最为合适的青少年研学旅行营地,集美也完全有能力接待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时间更长的研学团队,同时也期待更多两岸的学子来此交流,期待全球的青少年前来打卡。 好的研学旅行不是以往“走马观花”似的户外郊游,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由研学导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学习和体验,激发学子的各项潜力、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目前,集美已经形成“1+N”研学体系,包括1个研学总部、29个研学旅行单元、122个研学类别课程。以研学总部大楼为大本营,串联整合辖区内高校、景区、旅行社、台青创基地等研学旅行资源,为国内外青少年搭建交流融合、“同吃同住同学同玩”的大平台。
研学旅行成“山海协作”联系新纽带
“这次长汀一中共来了1034名学生、36名老师,共计1070名师生到厦门研学实践。”长汀一中政教处主任林立告诉导报记者。
长汀与厦门之间有很深的渊源。林主任讲起了一段往事,在抗战时期,厦门大学曾内迁长汀,在长汀办学八年,“南方之强”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叫响的。长期以来,厦大在办学思想、进步思潮、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润泽着长汀一中。改革开放后厦门与长汀相互协作,成为山海协作的典范,所以这次长汀一中的师生是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厦门研学实践。
长汀一中研学开营仪式在灵玲国际马戏城隆重举行,灵玲作为集美研学的先锋队,相继荣获集美国际研学旅行联盟单位、厦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灵玲国际马戏城拥有能同时解决5000名学生住宿、就餐问题的营地资源,还拥有目前国内先进的研学研发和服务资源,为研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充足的保障。
长汀一中副校长王林焕在开营仪式上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通过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体验分享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及道德修养,这种亲身的体验,所带来的感受是书本再精彩的文字都无法描述和提供的”。他鼓励莘莘学子,要给自己长大的机会,发挥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很多无法在考试和课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长处,在研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王林焕还祝福同学们“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希望他们真正享受本次研学旅行,“在快乐的旅行中学习,在自然的交流中成长,让研学成为同学们的诗和远方”。
开营举行了授旗仪式,旗手接过营旗绕场一周,“长汀一中”红色旗帜在挥舞,激动人心的研学之旅宣布正式开始。
据了解,本次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研学导师们带领长汀一中千名学子走进厦门大学、灵玲国际马戏城、悠度城市营地,开展了“名校巡礼励志成材”、“放眼世界感受多元文化”,并进行职业初体验等,再次展现了千人同时研学、同上一堂生涯规划体验课、共同在悠度城市营地、灵玲动物王国露营的空前盛况。
量身定制师生纷纷点赞研学课程
为保障本次长汀一中1000多人的研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由灵玲国际营地和厦门悠度营地教育共同组建的导师组前期做了充分准备和细致安排。
特别针对高二年段的学生,定制了包括“名校巡礼”、“职业生涯初体验”、“动物文化研学课程”、“马戏营地晚会”等丰富多彩的研学环节。
名校巡礼环节中,同学们前往厦大开启探秘之旅,游览书香圣地,感受高校钻研探索的学术氛围,并通过自由参观厦大思明校区,完成《厦大印象》图纸。
活动还特别邀请长汀一中83届知名校友、厦大金融系教授戴淑庚为全体同学带来了一场有关中美贸易战与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彩讲座,戴教授与同学们的互动,让同学们对中美经贸关系有了更切实的了解与体会。
在灵玲马戏城动物研学课程上,同学们纷纷成立自主命名的小分队,“熊猫队”、“海狗陆战队”、“霸王龙队”……同学们仿佛穿梭在世界五大洲,近距离观察来自五大洲的动物国宝,在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导师安排的研学课题。“很有趣,这趟研学之旅让我收获颇丰。”参与的林同学开心地说。目前,灵玲依托“1485”作为研学课程研发的理论基础,结合“动物主题文化”“国际马戏文化”“多国文化”三大特色主题文化,设计出《嗨!神奇的动物》、《走进非洲》、《夜宿动物城》、《鼓舞吧!非洲》、《“野”外求生》等一系列研学旅行课程。
集体露营课程就比较考验体力了,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搭帐篷,如何使用炊具生火做饭,如何分工协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户外技能培训内容的实践。6日晚露营时还突遇降雨,但同学们的热情依旧,他们亲手搭好帐篷,铺好防潮睡垫,打好营灯,还进行了有趣的互动项目,整个过程精彩纷呈!
在职业体验课程上,同学们为赢得队伍的胜利,根据不同的职业特性,综合队伍的整体能力,发挥个人自身优势,排兵布阵、分工协作。
活动通过多样的研学课程,让同学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增长动物知识、开阔眼界,也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谊,拓展户外生存技能,塑造同学们的健全人格。
长汀一中高二学生蔡渝告诉导报记者,“第一次来厦门,跟长汀比较起来资源更丰富,在长汀没有这么大的马戏团,所以心情很激动。希望我能在这次的研学旅途中,边玩边学,边学边玩,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留下一段快乐的时光。”
赖娟同学也心情激动地表示:“之前有来过厦门,都是和家人一起,这次和同学一起过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和整个班级一起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来厦门研学,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差异让我增长见识,面对即将到来的关键的高三时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
带队老师马静薇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同学们平时在家没什么机会自己动手锻炼,通过这几天的研学让大家能够独立锻炼,自己动手,体验生活。并且结合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让同学们对未来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目标。”
长汀一中政教处主任林立总结道,这次所有师生都强烈感受到厦门集美的城市发展与长汀山区的不同,第一次体会了集体的户外露营,为悠度城市营地的建设点赞,为集美研学的领先发展点赞,同时为集美区文体和旅游局提供别具特色的研学基地点赞。
“三多”集美为研学团队提供有力保障
本次活动执行方、灵玲国际营地和悠度营地教育共同组建的研学导师组负责人李正煌说,集美,一个集天下之大美的地域,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也是厦门的重点文教区。对于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人文交流,集美是一个前沿阵地,是第一家园、第一站、第一课堂。而说到研学的内容,集美目前已经做到三大亮点:资源多、课程多、导师多。
首先是资源多。集美是百年学村的代表,独特的一精神三文化,给予了集美独一无二的人文气息,而且集美还有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给集美带来研学优势,造就“处处皆可研学”的研学资源,所以自然能够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到集美来研学。
其次是课程多。目前集美多个研学课程基地涵盖了共122个特色课程,其中有传统的学习课程、移动课堂和分享型课程,以有理论有体验的课程模式来展现集美研学课程的独特魅力,而且课程涵盖面广,能满足各研学团体的需求,自然就能吸引研学团体到集美来研学。
最后是导师多。集美从去年开始就展开了大学生导师培养计划,今年又和高校、企业合作,在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开设大学生辅修专业,大批量打造研学导师,这样培养出来的研学导师不但素质高,而且也更专业,这是集美对外交流的名片,同时代表着集美研学的综合实力。
“一个好的研学导师也是研学成败的关键,这也是吸引研学团体到集美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正煌说,他希望长汀一中的学子们能够尽情享受此次研学活动,领略生涯规划研学课程的魅力,同时,悠度也将持续为更多孩子的成长发展助力!
导报记者 陈宏炜 吴舒远/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