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舒婷对于孩子教育的独到见解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20-03-03  点击:986 

舒婷对于孩子教育的独到见解

 

1982年,生下儿子陈思时,舒婷已经30岁了,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她极尽疼爱,又始终怀有一颗平常心。尽管自己是个名人,但舒婷从不奢望儿子成名成家。儿子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从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孩子。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诗人身上的“烟火味儿”,看到一位走下诗坛的母亲是如何尊重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

 

舒婷,当代著名诗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除了诗人,舒婷还有一个身份——母亲。生活中,舒婷是个不折不扣的慈母。 她从不奢望儿子名扬天下,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儿子的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儿子陈思一直生活在母亲精心营造的亲情和尊重的氛围中。

快乐着儿子的快乐

1982年,生下儿子陈思时,舒婷已经30岁了。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她极尽疼爱,又始终怀有一颗平常心。与那些专制的家长不同,舒婷只想做一个民主的母亲。

儿子上幼儿园时,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添置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开辟了第二课堂。舒婷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逼儿子学这学那,而是顺应着儿子的兴趣、爱好。儿子喜欢画画,她就买来一大堆画笔,然后让儿子自由地发挥。后来,儿子又喜欢上了剪纸,她乐颠颠地又买来剪刀和彩纸。儿子剪出满意的作品,她还帮儿子贴到墙上。不到半年,儿子的兴趣又转移了,小家伙爱上了踢足球,舒婷就在院子里当起了陪练。丈夫打趣她说:“你这个陪练实在很业余!”舒婷笑着说:“只要儿子开心就行!”

陈思上学后,舒婷觉得儿子不是天赋异禀的孩子,对他的成绩看得并不很重。她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大学考到哪里算哪里。陈思升入初中后,每次大考都在班里排前10名左右,偶尔语文好一点,或者英语差一些。舒婷从没因为儿子分数考得低就骂他,她认为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成绩过得去就行。

平时,舒婷比较注意锻炼儿子的多种能力。一些聚会,能带孩子的,她肯定说服儿子一同前往,让他感受成人的世界。她和丈夫每年都要带儿子外出旅游。安排行程、统筹路上的花费、与各种相关人员打交道等,她都让儿子出面。旅途中,儿子手提肩挑,嘴里咬着机票和身份证登机是常有的事情。

让舒婷欣慰的是,儿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快乐,他不但身心健康,而且阳光帅气。这种性格让儿子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也为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母子就“恋爱是否影响学习”展开辩论

为了提高儿子的情商,当儿子进入青春期后,舒婷对他与女孩子的交往非常留心,并巧妙加以引导。

高二下学期的一天,陈思开玩笑似的对妈妈说:“等到高三,我要先谈一次恋爱热热身,到大学时再投入地爱一次!”

舒婷明知儿子在开玩笑,但她还是赶紧否决儿子的念头:“不行不行,备战高考如火如荼,怎容得分心?”儿子狡辩说:“不是吧,老妈!我们班里那些恋爱着的女生,功课都很拔尖哩!”舒婷追问道:“那些恋爱中的男生功课怎么样呢?”儿子神情黯淡了下来:“有些男生的成绩倒是下降了!”

舒婷给儿子分析道:“恋爱期间,男生要保持绅士风度,早晨送下午接,还要定时打电话,挖空心思给女生送生日以及情人节礼物,万一失恋了还会弄得惨兮兮的,这样的心情怎能集中精力学习呢?”

舒婷的话让儿子频频点头:“老妈你说得太对了,每天放学,我们校门口一字排开都是等女朋友的帅哥。他们给女孩子送礼物确实很费心,哪件礼物都得几百块钱!就你们给我那点钱,我还是省着吧!”

看儿子认同自己的观点,舒婷非常高兴。突然,儿子想起什么似的,又对她说:“不过,我们班也有化悲痛为力量的男生,学习很快就上来了。一次,班会讨论时,班主任问我们谈恋爱对不对?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说不对的!”

舒婷笑着说:“其实,你们班主任应该这样问——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与不会,可以找那些谈过恋爱的人现身说法,让大家都听一听嘛!”辩不过妈妈,陈思调皮地说:“我不过是说说而已,看把你紧张的!”舒婷随之笑了起来。

由于舒婷思想工作到位,儿子高三那年心无旁骛,如愿考入了理想的高校。

儿子未成“文二代”仍很欣慰

舒婷与丈夫吃的都是文学饭。从儿子识字起,他们就留心孩子是否有文学基因。舒婷认为,一个孩子的文学素质培养,除了加强其他艺术门类的滋润外,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

儿子小时候,对舒婷给他买的卡通图册、连环故事不太感兴趣。他的第一本正式读物是本叫《石油家族》的科普读物。这本书连舒婷都觉得枯燥,儿子却把整本书都翻烂了。

为了培养儿子的观察能力,舒婷经常带他到郊外、植物园之类的地方走走,并要儿子回家写日记。一次郊外活动时,舒婷一脚踏空,掉到一个大树洞里。洞有半人多深,里面铺满了落叶。陈思奋力把妈妈拉了上来。虽然虚惊一场,但这件事情对陈思来说却非常刺激。回到家,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用力把妈妈拉出树熊之口,妈妈没有受伤,只是衣服上沾满了苍耳子和草叶。我帮妈妈摘掉它们,却听到熊在很生气地哭着,因为我们吵醒了它的好梦……”

这篇日记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并在文后批到:“写得很好,是自己写的吗?”这句批语让陈思自尊心大受伤害。舒婷安慰儿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明你写得很不错嘛!”妈妈的话让陈思乐了。

儿子这篇日记让舒婷看到了他文学方面的潜质。她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安徒生童话》等名著,想给儿子补充些“营养”,没想到陈思只是翻了翻就没了兴趣。他最喜欢的是《童话大王》《聪明的一休》或《军事天地》这类读物,写起作文越来越偷工减料,而且字迹凌乱,让舒婷对儿子的文学前景失去了希望。

让舒婷欣喜的是,升入初一后,儿子幸运地碰到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这位老师看了陈思的20篇暑假作文后,觉得很不错,就在班里朗诵了15篇。这下大大激发了陈思对语文的兴趣。

舒婷趁热打铁,站在儿子的角度,给他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传》《金蔷薇》等名著。没想到,儿子只是走马观花地翻了翻,便把这些书束之高阁。此后,舒婷渐渐放下了对儿子文学方面的培养,让一切顺其自然。

一晃,陈思已经成年,舒婷和儿子依然保持着频繁的亲情互动。虽然未能引导儿子走上文学道路,她却欣慰地说:“只要儿子文学素养不比同龄人差,我这个母亲就还算是成功的!”

(选自家长帮社区,网址:www.jzb.com/bbs/thread-3434949-1-1.html)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