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
高一(5)班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2007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二十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被动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危害的认识,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口号是“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烟草在全球已盛行了200多年,但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11月建议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老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消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已经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影响和危害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都会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
现时世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已禁止在公共场所,包括所有办公室、以至在街道上吸烟。美国亦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全面在餐厅及酒吧内禁烟。很多发达国家都已订立法例禁止香烟广告,烟草商赞助体育活动亦有所限制;香烟包装上强制要加上警告字句,提醒购买者香烟可引致的健康影响。
控制烟草危害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项政策性强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不仅告诫人们“烟草吞噬生命”,还要求各国政府对烟草生产行业制定严格的章程,并帮助人们了解吸烟危害健康的准确信息。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否则将对销售者处以数额较大的罚款。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机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还比较娇嫩,各种功能都还不够稳定,对外界的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软弱,因而吸烟对青少年身心的损害更大,吸烟所致疾病,在青少年身上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青少年的支气管(与成年人相比)较直,当烟雾中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时,很容易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使肺组织遭到损伤,从而削弱呼吸道的防御能力。据报道:吸烟青少年患咳嗽、肺部感染的比例,比不吸烟青少年多得多。另有资料表明,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再者,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里的血色素亲和力极强,因可使人处于缺氧状态,从而破坏了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理解能力变差。此外,吸烟的青少年身体素质也不好,主要表现为抗病能力低下,如易患流感等疾病。
总之,青少年特有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要大得多,也更广泛得多。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呼吁,全体同学都要自觉地远离香烟,并劝说吸烟的亲友尽量戒烟。毕竟,香烟对我们有害无益;毕竟,没有烟雾的空气会更加清新,没有烟草的生命会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