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案例教学的探索研究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为例
长汀一中 王桂英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案例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都通过例举大量案例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目的是使得学生验证知识、生成知识、提高学习的技能,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贯彻“地理教学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地理,同时向学生传授地理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
二、地理教学中的案例
1、案例选择的原则
《地理2》主要以人文地理为主,涉及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内容,每一章都设有多个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注意了两个原则。
1、典型性原则。能说明同一问题的案例有许多,教科书之所以选择这些案例,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典型性,有着特定的背景,能典型地反映地理事实或事件与地理规律或原理的关系;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生动地表现地理现象,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例如:选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来说明一个地区城市化必经的“S”进程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为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城市化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具有典型代表性。
2、真实性原则。从人类生产生活中选择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是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地理眼光分析地理事例的习惯,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1、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教科书中的案例不同于单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它与正文一样承载有特定的功能,在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教学中对案例的处理又不同于正文:案例只是分析原理的载体,案例本身不是终极目标。在教学中对于案例所提供的资料只能作为分析的素材,它所要说明的地理原则和规律才是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运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挖掘,把案例情境化,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最终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与原则之间的关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从而实现“授人以海”。
2、改变教学方式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进行策略调整。首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进行开放、平等、探究式的教与学。其次,案例是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对象,因此,案例的选择是师生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再次,案例教学具有特定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为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必须遵循案例教学本身的程序和规律,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真正从案例教学模式中受益。
以“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案例探索为例,可采用熟悉案例——分析讨论——总结案例的教学程序。
[案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一)设疑导入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熟悉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所提供的事实和背景。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由学生点出意大利新、老工业分布位置,并阐述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引导分析、激活思维
通过对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的阐述,设计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变的地理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克服思维定势,打破常规。
在此教学中可以应用比较分析法,列表分析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的五个方面的特点。
|
传统工业区 |
意大利新兴工业 |
生产工业部门 |
以大型企业为主 |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
主要工业部门 |
重工业 |
轻工业 |
生产过程 |
分散 |
集中 |
资金集中程度 |
低 |
高 |
工业 |
分散 |
集中 |
通过比较分析,意大利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的优劣凸现,回顾上述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对新兴工业区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要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必须了解这些工业小区是如何发展的,从而设计问题情境,加以引导分析,激活学生思维。
(三)归纳总结,深化思维
教材以萨斯索罗瓷砖生产为例,说明了一个工业小区,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建立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而实现规模生产的。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在学生个别思考的基础上,以前后桌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各组相互补充完善,最后归纳分析,总结为下列四点:
1、区内是以瓷砖工业为主的轻工业,是传统工业的新的组织形式。
2、工业区内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模式以中小型为主。
3、大量的服务单位和政府机构为生产单位提供发展的保障。
4、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是以快捷便利的现代化通讯方式为主,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通过对个案的挖掘,分析总结,从而提示案例主题的本质,达到深化思维的目的。
(四)联系实际,创新思维
讲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之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按照复现法来分析我国的实际问题。
1、首先,根据典型案例的特点,找出比较对象两者的异同。
教材中阐述的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五个特点,温州都具备,但与意大利的工业小区相比,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没有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而且彼此成为竟争对手。
2、针对异同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3、最后总结新兴工业区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四、案例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在地理课堂中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益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地理2》中案例的设计为案例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由案例走向案例教学还有一个教师创造的过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由于地理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现实世界,又紧密联系地理学科,较好地处理生活世界与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因此案例教学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仍然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
2、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的教学环境相匹配。
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求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技巧,并且要教师合理安排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
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控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