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高中英语写作策略初探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8-10-10  点击:1663 

高中英语写作策略初探

 

长汀一中  涂文萍

 

摘要: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力提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听,说,读,写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表达思想,如何让他们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规定的内容,就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和讨论的问题。就目前高中生写作难的现状,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而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构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其他技能相比,写的技能更具综合性,是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

然而,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它正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很多时候,它只被当作一种练习或训练的手段。很少有教师愿意长时间花大力气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或者对学生的写作策略做出指导。于是,大多数学生一遇到英语写作就怕,就愁,就心虚,能逃避就逃避,能不写就不写;如果必须写,便抱着应付的心理草草了事。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英语写作策略的欠缺。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的指导呢?或者说应该该学生怎么的写作策略指导才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呢?笔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一点粗浅的探索,愿与广大同仁分享,并希望得到大家的赐教与改正。

对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现状分析

笔者对所教学的年段进行了一项有关高中英语写作的调查,结果发现高中学生对英语写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语言迁就的干扰。

语言迁就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本族语的语言知识来学习第二语言的现象。学生在英语写作的时候常会用母语的说话习惯来对英语的表达进行逐子逐句的翻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hinese English。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对依赖母语,并把这种依赖借用当作学习英语的一种策略,因而,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此类现象的机率很高。

2.有限的目标知识的干扰。

高中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能完全掌握了所有的英语语言规则,尤其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为了表达的需要,学生在使用语言时总是不知不觉地将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则超范围地运用。此外,学生对于某些规则掌握得不全面。因而,在需要表达的时候,学生会根据以往学到的知识创造出不正确的形式或句子结构。

3.学习情感态度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不想写作,惧怕写作。因而,在考试中往往出现草草结束,字迹表达模糊,语言不规范,语言的表达缺乏多样性,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而且言之无物等等现象。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写作成为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积累中,对高中英语写作策略做了初步的探究。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来考虑。

一、学生的积累

1.词汇积累

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进行语言输出。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首先要突破词汇这一基础关。在写作中常出现基本的单词拼写错误,惯用法的搭配不当,一时的灵感却不知用英语如何表达,或是同义词的误用等。因此,有一定量的单词积累是前提。

2.句型的积累

篇好的英语习作中必然有优美的巨型。英文句子主要成分是否残缺,是否地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英语习惯用语和句型的掌握程度,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合适的句型会使整篇文章增色,既可使写作过程信心十足,又可使阅者赏心悦目,因而可能得到较高的评价。为此,要对所学习的常见的句型和习惯用语反复操练,以达到脱口而出,用之即来的程度。平时,应该把所学过的有关短语分类记忆,把常见的,最适用的摘抄在一起随身携带。见到某种景致便可触景而发,用英语来描述,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养成了英语思维的习惯,便可大幅度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

3.文段的积累

从字,词到句再到篇章,这是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有了词和句型的积累才能组词成段,组段成篇。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是在于模仿,在于背诵。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一电要多看多背。看就要看比自己写作水平高的文章,这样会给自己以积极向上的引导。首先是身边同学的文章。在同样的题目和要求下,同样多的时间,观察别人作文的优点会使自己的写作目标更为明确。同时对别人作文中的缺点作改正也可提高自己。此外,还要看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培养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且从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体味地道英语的结构谋篇。必要时可在旁边加批注,发表自己对作者选词,造句,选材,写作的侧重点以及写作顺序,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这既帮助理解文章,又提高了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为写作的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重要的还是背诵。通过背诵输入了大量有效信息并积累素材,这样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才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要背诵的内容也很多,如课本内容,阅读理解中的好句字一定要记在本子里,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段落。当积累的内容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分类。比如教育,环境保护,互联网,青少年问题,科技发展,人口问题等,以后不管是说还是写,大都在相关的话题内,只要平时经常背诵上述内容,碰到类似的题目便可超常发挥,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想不到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不但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提高,而且还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4.背景知识的积累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光有美丽的外壳,还要有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和有深度的思想,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完全靠日积月累,是全面的,系统的。因此,要广泛涉猎英语读物。“无所读,便无写”美国作家舒伯特就曾指出,“Reading is writing.”道出了读写的关系。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内涵,分析各种题材文章的写作手法,概括段落大意,学写文章的主题句,从而提高写作技巧。对于非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学写英文除了生活实践之外,还可以选读一些外文的精品短文或适合的书面表达参考范文,去模仿英美人实际使用的语言。可以学习规范的表达方式,学习遣词造句的规律,学习使用材料的技巧,学习如何开头和结尾,以及从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教师的激发

1.加强中英文思维转换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根据作文题的要求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章通畅,没有严重的语法错误。这看上去似乎要求并不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的学生不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英汉表达的文化差异,不会用英语思维。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从学科特点来看,也就是说,对于学习者,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文化,语言教学本应是一切学科中最富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一门学科。“外语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养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对于语言学习中文化因素的重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时尚,而且使得语言本身的特性更为充分的显示”。我们的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句子结构,句子类型及篇章组织上存在的问题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有关。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不犯或者少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误。

2.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与写的辨证关系。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有时写作是被用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他们所读的阅读材料,有时阅读是被用来对写作进行储备。那么,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

3.强化改错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从基础抓起。当然,正确的指导,规范的训练及有效的批改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当一篇作文完成时学生关心的是分数,很少注意出错的原因及如何改正。而短文改错的命题恰恰是把学生平时在用英语写作是常犯的错误放入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短文中,让考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进行改错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学习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改错训练,检查时就会有意地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常犯的错误。我还要求学生在改错后,把文章再大声地朗读几遍,记住常用的句型和词汇以及句子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训练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绩感和自信心。鉴于此,除适当的命题作文外,我们要更多地采用其他多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好写。如果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那么写作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感悟生活,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时事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材料,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的技能,实际上也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近似书面的结构和措辞。在进行口语训练时,通过师生交谈,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发言做适当的修改,然后完成作文上交。对于写作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出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缩写,这样,可提高后进生的能力。比如,每个单元的课文进行复述,给出关键词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词串成一篇文章。

5.注意书面表达的批改和讲评

要让每个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写作中去,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广泛的思维空间,就要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评价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最后达到提高综合写作能力的目的。

在作文评改中,我把作文当成是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我会对学生在作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共鸣,对学生的思想态度给予他们所期望的评价。评价不抬高不贬低,恰到好处,才能真正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于写作一般的文章,实在无法给出积极的评价,便进行面对面的个别指导,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待,便会尽其所能去写作。事实上,我把作文看成是课堂的延伸和沟通师生关系的机会。

抓好作文讲评,及时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他们愿意去写作的强大动力。每一次作文从写到讲评的的时间间隔不要太长,讲评作文要准备充分,点拨到位。如在批阅的过程中,记录习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为讲评做好材料准备。张贴或印发一些习作好的或优美的作文,各班展览,让每个学生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讲评时,尽量做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为本次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以小结。写作如果没有评改,就谈不上提高。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批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当“老师”,不但能给他们提供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环境,而且长期下去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措辞,选句,组段,谋篇”的能力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英语周记,日记,或通过挖掘教材,创设灵活多样的写作题材。比如可以分析比较常用的“三段式”写作,总结比较常用的句型。然后,给学生们一篇开放性作文,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积累的素材充分展开联想,应用各种写作知识和技巧去发挥和创造。还可根据学生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可成,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就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对写作的策略进行了一些实践和研究,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