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情景材料问答题答题策略
长汀一中 赖友生
情景材料问答题阅读量大、信息点多、跨章节广、设问灵活,特色鲜明,能较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所学知识,体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逐渐成为高考文综历史的主要题型。从近年高考评卷反馈来看,得分率低于其它题型,重要原因之一是考生对答题技巧、方法掌握不够,导致历史思维混乱,要点遗漏,从而影响得分。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掌握以下方法,对提高得分,有一定的帮助。
一、划准关键字、词、句
即阅读情景材料时,对关键字、词、句要准确标出来。材料为文言文,其意往往用字、词表示,材料为现代文时,其意往往用词、句表示。如材料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37题材料一)。其关键词为“独爱如一”,其意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睦相处。划准关键字、词、句,实际上是对材料的浓缩,挤掉“水分”,这是答好题的第一步,也是用好材料信息的具体体现。如果材料为表格式数字或座标式数字材料时,特别要分析其演变趋势,如上升或下升等。同时,在阅读时,特别要注意材料出处。觉得材料生僻,不好把握,也可以先看设问,这样,有助于读懂、读透材料。
二、梳理要点
即在划准关键字、词、句的基础上,对每则材料梳理要点。实际上,大部分只需要简单在关键字、词、句前面标上序号。这样,对材料中的信息有一个较全面、较有条理的认识,极为有利于答题。不少设问就是要求考生列举或概括材料的要点,而这方面,又是考生容易丢分,是非正常失分的重要表现之一,非常可惜。如材料:1810年西属拉美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1816年以后独立运动的重心转移到南美洲。1826年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诞生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
国家时期(统一以后),拉丁美洲的政治发展与美国的政治发展截然不同。拉丁美洲的政治趋势是政治分裂而不是政治统一。山脉和密林等障碍将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分隔开来,交通工具的缺乏意味着这些地区同欧洲的联系常常比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西班牙统治下的几个世纪的与世隔绝助长了分离主义的倾向,也促进了分裂。个别领导人宁愿在小国中名声显赫,而不愿在大的邦联中湮没无闻,这些人的野心也必须予以考虑。于是,西班牙最初的八个殖民地这时变成了至少18个独立的国家。设问为根据材料概括拉美独立后为什么没有象美国那样,形成统一国家,而是出现系列独立国家?(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文综质检第40题)只要将材料分三个要点:(1)地形阻隔和交通工具缺乏,各地联系少。(2)殖民统治,助长了分离倾向。(3)个别领导人的野心。将以上三个要点写出来,就可以轻松得到满分7分。
三、编简要提纲
该题型问答题的设问一般包含三种①根据材料……②根据教材(或所学知识)……③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或所学知识)……,后两种设问更要求编简要提纲,达到全面思考、要点到位目的,避免出现要点遗漏或混乱等现象。有的考生认为费时费力,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编的是简要提纲,一个要点甚至可用字、词表示,所以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是在争取时间,还可以保持答题卷面整洁。
四、扣题作答
主要体现三层含义:一是严格按照设问顺序回答,不能打乱,从而影响评卷得分。二是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偏题、离题。三是找准疑问词,尤其不要同限制词混淆,误将限制词当成疑问词。
五、突出历史专有名词
高考评卷的采分点就落实在历史专有名词的准确性和拥有量上。历史专有名词是具有历史学科内涵的特定专有名词,这里不再赘述。要用历史语言表述,尤其突出历史专有名词,切忌追求华丽辞藻,采用文学笔法。优秀答案应该是突出历史专有名词,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38题第2问,14分),参考答案要求说清:(1)生产力巨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2)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至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性加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3)以内燃机、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等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运用。可以说,几乎通篇都是历史专有名词。语言精炼化就是要突出历史专有名词,这也是高效率作答,充分利用时间。如果历史专有名词少,东拉西扯,“废话多”,靠评卷老师“捡破烂”式地寻找历史专有名词,那么,得分就可想而知了。
六、要点自然段化
一般说,每一问的答案就是一个自然段,两个设问,答案就是两个自然段,依次类推。要在自然段前标明序号“1、2、3”等,每个自然段根据实际情况,可再分小序号,可用“(1)(2)(3)”等表示。这样,大要点清楚,小要点层次分明,规范答题,易于评卷。
七、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其含义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结论,实现史实和观点有机统一,这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高考文综对历史问答题的理论要求逐渐提高,所以,要求考生答题做到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既要重视史实,也要重视评析,不能仅仅是史实堆砌,更不能空发议论,要做到有史有论,史实支撑,史论统领,可采用“史—论”、“论—史”“两种模式。在这里,要注意采用教材史实、观点,引用材料史实、观点,一般不要离开教材或所提供的材料,滥用大胆、新颖的史实或观点。
八、忌抄材料
情景材料问答题,注重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能对材料生硬地照搬照抄,单纯列举,那就不是解析材料,而是摘抄材料了,这不符合高考答题的原则和要求,务必概括、提炼,化“材料要点”为“自己的要点”
(作者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