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长汀一中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细则》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20-03-15  点击:725 

长汀一中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细则

 

总则:实施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行政班管理为主,教学班管理为辅,建立“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主要承担对学生行政班的管理工作,学科教师(导师)承担对教学班的管理。由班主任协调相关任课教师,相互通报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体系。

1、行政班管理

1)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行政班的思想品德教育,将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常规养成教育:“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行政班要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开展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奠定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基础。

3)高一年级必修课基本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也必须在行政班进行。

4)进入高二后,行政班要进行部分调整,根据3+1+2原则选课走班,尽量达到教学班与行政班的统一,模块走班。

5)行政班的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开展班团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等外,要注重学生在教学班的表现情况汇报、总结和反馈。

6)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为每个学生建立并保存选课档案,学生毕业时,写出综合评价意见。

7)建立班级教育小组,班级教育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加强与师生的联系、指导和考核,加强与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8)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值日班长制度,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设计意识,增强学生自主、自强、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9)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学生传统美德的继承、价值判断的取向、人生规则的遵守情况,方式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奖励。评价的主要方式除了原来的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和班主任评价之外,要重视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充分利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综合活动手册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2016年版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并填好《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

2、教学班的管理

教学班由导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与学生单独谈话,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联系,学段末写出每个学生的评语。

(1) 教学班由选修相同模块的一定量学生组成。

    2)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的职责是一岗双责:一是教学指导,二是班级管理。导师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指导学生建立选课档案。负责在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学分、成长记录等)。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纪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教学与管理档案,学段结束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有关档案资料交班主任留存。

    3)教学班的制度建设、班级管理可参照行政班执行。教学班的班委会:班长(负责纪律、点名);学习委员(师生沟通,收发作业,成绩管理);组长(10人一组管理)。

4)教学班的学生在导师和学生干部的带领下从事教学班的班级日常活动。

5)教学班的学生要主动把自己在教学班的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把学生情况向班级教育小组汇报,以获得更好的评价、教育和激励。

3、班级建设

教务处、政教处和团委要加强对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

1)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对班主任和导师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2)建立班级教育、班级管理考核机制,在继续进行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及个性化奖励的基础上,对管理优秀的教学班及任课老师进行表彰奖励。不断调整和完善我校的奖励制度。

3)学生会、团委组织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如:公益活动、运动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仍以行政班为单位参加。

4)学校加强对学生会、团委的工作指导,对学生的社团组织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和合作精神。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把学生的各种情况及时输入电脑,以达到及时了解学生和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的目的。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