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2019-2020高一校本课程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20-06-11  点击:3531 
2019-2020高一校本课程
选修班级课程简介上课教室上课地点
数学名题赏析1班
廖红鑫,王原光科学大楼104
《走进唐诗 - - 沐浴文化精华》1班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梁燕平科学大楼201
高中物理竞赛与强基计划1班强基计划简介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刘成金,龚腾腾高一(1)班教室
解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悬案1班 谜团重重的文明遗址,扑朔迷离的尘封往事,拍案惊奇的惊世谜案,令人唏嘘的名人冤案,一桩桩,一件件。像谜一般召唤着我们,去追寻,去探索,憾人心魄的悬案,精彩诠释人类历史的真相。戴春荣,段雪梅科学大楼202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班   太极拳是一项受到人们喜爱并得到很好普及的健身运动,场地及其设备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太极步如猫行,它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
学生对太极拳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很高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太极拳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学会了太极拳就有了一项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手段,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






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探索高中选项教学新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索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一项或者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特长,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王学良塑胶运动场
跨文化交际1班"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到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
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来辅助高中英语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突破与改革,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课程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既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文化认知,又能使学生改变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看法,打破他们对英语学习索然无味的看法,开阔他们的眼界,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情绪,让他们自发地学习英语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马晓蓉科学大楼204
生活中的地理1班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主要由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气象万千》 、《野外生存》 、《灾害常识》 。《气象万千》主要从常见的天气现象解释、如何学古人知天气、进行科学的天气预测,气候与健康,我国常见天气现象释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常见的天气现象回顾世界气候的知识,拓展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进而以我国天气为例联系初二《中国地理》的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在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当今世界,外出旅游、探险、露营也成为人们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不少人、尤其是经验尚浅的青少年缺乏野外生存常识与技能。《野外生存》是联系上学期《地图》知识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与判读,学会在野外辨别方向、避险等,以此增强在野外的生存能力;近几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及其次生频发,并且大多属于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而人们由于缺乏对灾害常识的了解,往往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灾害常识》通过对地震、暴雨、龙卷风、台风等灾害的介绍分析,并提高对应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可提高中学生的防护意识、规范日常行为并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
陈元明,马泉山高一(18)班教室
演讲与口才1班《演讲与口才》旨在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的传授与训练,培养学生既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流畅自如,仪态大方地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也能够在日常交际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口才。
主要内容有理论讲解加实训:敢说训练、态势语训练,语音语速语调训练,拜访与接待的语言技巧,介绍的语言技巧、交谈的技巧等。
张群华,魏水莲科学大楼302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1班本课程适合高中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3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英语应用文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写的英语文体。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是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文体。求职与申请信、感谢信、道歉信、通知、邀请信、投诉信、建议信、求助信、祝贺信这九类应用文写作在高考英语中考查频率很高。本课程围绕高中英语日常教学和考试中常见的这九类应用文结合其他文体展开教学,通过听、说、写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修红英,廖荣清科学大楼303
高中趣味英语1班
范建新,吴燕华科学大楼304
《当下中国热点时政》1班本课程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定位,以面向学生宣传“四个自信”为主旨,通过“热点背景+新闻视频+热点解读”的方式,生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每个专题设置一个相关热点,包括重大会议、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大成就等,针对每个时政热点,仔细研究背景材料,精心挑选相关视频、认真解读热点,以展示当下中国最新热点时事,向广大学生传递时事方向,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因高一学生学已学完必修一、正在学习必修二,具备了一定的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联系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罗伟华,丘海燕科学大楼401
生活中的生物学1班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
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
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
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
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黄丽丽科学大楼402
高中生物趣味动手实验1班高中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有些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理解有困难,而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学生不够重视,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将知识点很好的链接起来,我想到了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科学,学生是很有兴趣的,但鉴于课本中实验的趣味性低,让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学习的热情不高,所以利用生物课外实验对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热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尚情操,同时使他们对生物这么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书以高中生物有趣动手实验为课题,包括了动手制作和生活中的科学动手两大块的内容,让学生走近比较浅显易懂易操作的科学,如叶脉书签制作,腊叶标本制作,琥珀制作,还有苹果上长照片,蛋壳生根,花儿流血等等。这些趣味无穷的实验都将在本课题中得到展示,带同学们进入多彩的生物世界。
所有这些实验操作简单,工具和材料在我们身边,不用费心去搜寻。让同学们在动手实验中玩得开心,体会到动手动脑的乐趣,而且恩能够学习到蕴涵的科学道理和自然规律,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启发同学们非凡的智慧,培养同学们探索自然规律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趣味教学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视野。它寓教于乐,让课堂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趣味中教,学生在趣味中学!


傅媛琳,许长灿高一(17)班教室
仿生学1班仿生学是近期发展起来的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仿生的英文名字是Bionics。
人们发现,一些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相类似的功能,实际上是超越了人类自身的在此方面的技术设计方案的。植物和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当中不仅完全适应自然而且其程度接近完美。仿生学试图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这个思想在生物学和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且对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帮助。通过再现生物学的原理,人类不仅找到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而且同时该方案也完全适应了自然的需要。
仿生学的目的就是分析生物过程和结构以及它们的分析用于未来的设计。仿生学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进化和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人类所从事的技术就是使得达到最优化和互相间的协调。而模拟生物适应环境的功能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严蕾生物实验室2
远方的家1班《远方的家》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以故事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展示各省区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是向世界集中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之美的一个窗口。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和教师讲解,了解著名省区的基本概况、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掌握各省区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及其特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爱国主义情怀和地理审美情趣。陈雪梅科学大楼403
大国崛起1班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胡晓琴科学大楼404
数学竞赛1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设置一些选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罗志强,游含启高一(10)班教室
风云激荡的新中国外交1班        建国以来,在动荡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新中国外交通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从冷战态势下的“一边倒”政策,到冷战终结后积极致力于构筑“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框架特征的自主外交所走过的历程。尽现共和国外交风雨历程,演绎历史人物悲欢往事,通说共和国今日辉煌,堪称共和国外交通史。钟燕高一(5)班教室
客家风情音乐鉴赏1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提倡民族自信,鼓励发扬民族文化,应该从教学当中更加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的精粹之一,由于普通高中的《音乐鉴赏》当中的局限性,选择的是大家熟知的一小部分地区音乐作品,但是民族音乐源于本土生活文化,在每个地区都会有许多宝藏音乐文化,尚未开采和熟知。
学生是音乐的欣赏者、表演者,又是传承者和创造者,将民族民间音乐乐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长汀公嫲吹,被誉为“中国民间交响乐”及“八闽绝唱”,还有客家十番音乐、客家山歌小调等,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课程以长汀当地的音乐文化为根基,让学生了解学习本土的民间歌曲,为长汀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意识和情操。

蒋欣玲音乐教室2
趣味物理1班趣味物理选取不同题材的物理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建立物理模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丘红瑛,黄金梅,罗冬英高一(6)班教室
数学与生活1班《奇趣数学》选取不同题材的数学故事与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能够提高兴趣,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领略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的奇妙无穷;能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从而充满热情地去探寻有趣的数学王国。黄世林,袁马福高一(7)班教室
 高中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1班本课程以活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理游戏中感悟身心的变化,激发个人潜能,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掌握必要的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法,树立自信,并给予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罗三秀,邹莹高一(8)班教室
化学与生活21班本书围绕青少年学生关心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健康等生活热点问题,运用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解析发生的原因,说明产生的危害,找出防治的办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养成科学健康生活习惯的目的。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化学,让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化学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化学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刘水秀,包晓玥高一(9)班教室
经典英文电影片段赏析1班课程简介:本课程适合高一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3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本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学习内容。本课程中的电影片段选取,属于奥斯卡获奖或是根据名著改编,符合当今学生认知水平;片中的语言难度接近高一学生能力或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理解的水平;影片内容符合当前教材的拓展需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 在学生听说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实践、探究活动提高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跨国文学素养;2. 培养学生有效的试、听、说的能力;3. 培养学生交流和分享英语表达的能力;4. 在全英的英语环境中通过经典电影片段,感受体会英语文化,提升学生英语语感。黄木玲,胡金花,孟海菱高一(12)班教室
自己动手做一个微信小程序1班自己动手做一个微信小程序,适合高一学生。范长洲机房1
影视文学欣赏1班《影视文学欣赏》是语文学科延伸拓展的一门课程,本门课程着力搭建一个文学与影视相结合的平台,将文学欣赏和影视欣赏融为一体,贯穿于每节课的作品介绍和欣赏探究之中。挖掘影视艺术中的文学艺术因素,精选若干部中外影视经典名作供学生阅读和欣赏。课程中设计听说读写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应用,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欣赏影视名作,以激起他们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培养艺术欣赏能力,提高综合文学艺术素养。胡碧虹,李雁高一(12)班教室
化学实验11班本课程的内容基于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每一节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资料、扩展实验以及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等几大板块内容。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赖绍浩,杨红英,陈梓云高一(13)班教室
化学与生活11班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生活。本课程围绕青少年学生关心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健康等生活热点问题,运用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解析发生的原因,说明产生的危害,找出防治的办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养成科学健康生活习惯的目的。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化学,让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化学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化学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
张宇翔,戴开腾,张协文高一(14)班教室
flash动画设计1班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和动画制作原理;了解Flash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基本的卡通画绘制能力;会使用Flash来控制各种媒体,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能够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能够使用Flash进行基本的交互式编程。当然,这是一门重在实践的科目,因此需要学生多上机、多进行实际操作,把老师所教授的各种实例动画、程序熟练制作和调试出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更进一步的发挥。戴春涛,陈文机房2
日语兴趣1班很多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很感兴趣,也很想了解日语,希望能够听懂日剧。也有的同学英语短脚,希望高考改日语。为满足对日语感兴趣的学生,特设定本课程。融合日本传统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让学员不出国门也能全面了解日本,享受异国风情熏陶、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感受更地道自然的日语。本课程主要了解日语的发音,句子结构等初步知识。张毅高一(15)班教室
中国古代风水学1班中国古代风水学的宗旨是了解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通俗来讲,风水即指好地方。居于此地,可助后代发达兴旺、荣华尽享;可令后代鹏程万里、福寿延绵。
1、风水元素指什么?(1)风:空气流动的现象。(2)水:水流。(3)气:地气与空中肉眼看不见的些子之气。(4)龙、砂、穴、水、坐向等等。
2、风水道具有哪些?(1)罗盘。(2)山水画。(3)风水剑。(4)八卦镜。(5)风水缸。(6)神佛图画。(7)盆栽植物。(8)风铃。(9)祥狮瑞兽。比如狮子、鹿、马、龙、麒麟、咬钱蟾蜍、貔貅等。
3、风水原则有哪些?(1)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2)阴阳平衡。(3)五行相生相克。
胡金木,丘海燕高一(16)班教室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