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长汀一中第二十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13-12-02  点击:764 
长汀一中第二十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科技发明、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意申报书 作品名称: 申报者: 所在班级: 辅导教师: 辅导机构(全称,没有可不填): 项目学科类别:请在确认的学科上划“√”,只能选择一项 □ MA(数学) □ PH(物理学) □ CH(化学) □ MI(微生物学) □ EV(环境科学) □ BI(生物化学) □ EN(工程学) □ ZO(动物学) □ BO(植物学) □ ME(医药与健康学) □ ES(地球与空间科学) 项 目 摘 要 (限500字以内) □ CS(计算机科学) □ SO(社会科学) 附件2 科技作品查新报告 一、查新点与查新要求 查新点:是指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 查新要求:(1)通过查新,证明在所查范围内有无相同或类似研究;(2)对查新项目分别或综合进行对比分析;(3)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判断 二、查新结论 查新结论应当客观、公正、准确、清晰地反映查新项目的真实情况,不得误导。查新结论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相关文献检出情况;   ②检索结果与查新项目的要点的比较分析;   ③对查新项目新颖性的判断结论。 一.查新点(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创新点) 二.查新结论 经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结论如下: 项 目 摘 要 (限500字以内)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很多晒衣服的横杆并不是在人们站立位置的正上方,使用传统的晾衣叉晾衣服或收衣服时(尤其是一些较轻或小件的衣服),由于晾衣叉与衣架之间成一定角度,常出现衣架在晾衣叉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即晾衣叉上端左右各有两个小分叉只有一个能起支撑,给晾衣服和收衣服带来了不便。 (传统晾衣叉使用方法一:当晾衣叉与衣架之间有一定倾斜角度时,衣架易出现不平衡) (传统晾衣叉使用方法二:晾衣叉上端的两个小叉支撑衣架时,常常只有一个小叉起支撑,并不能很好地使衣架保持平衡) 本项目通过对传统的晾衣叉改进设计,运用刚体的定轴转动和物体的平衡原理,使用晾衣叉在晾晒衣服过程中,无论晾衣叉与衣架之间成何种角度,晾衣叉上端左右两个小分叉都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衣架处于平衡状态。 科技发明、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意申报书范例 科技作品查新报告范例 一.查新点(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创新点) 内容要点:双平衡支撑 创新点:晾衣叉中用于支撑衣架的部分可在一定弧度内转动,保证其上端左右两个小分叉总是能同时起支撑作用,从而使衣架其上面始终保持平衡。 二.查新结论 经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结论如下: 主要是增加晾衣叉的功能,改进原来晾衣叉每次只能晾一件衣服的缺点,同时把改变原有的固定长短,使其长度可调节。 综上所述,传统晾衣叉的不足之处已有相关的研究。但本课题的研究特点是: 1.解决传统晾衣叉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衣架在晾衣叉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2.运用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动体的平衡,使晾衣叉上端左右两个小分叉可在一定弧度内活动,总是能同时起支撑作用,从而使衣架其上面始终保持平衡。 检索中未见与本课题相同的报道。 双支撑平衡晾衣叉研究论文范文 一、该项目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 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问题,使用晾衣叉晾衣服或收衣服时,经常因衣架在晾衣叉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使衣架挂上晾衣杆或从晾衣杆上取下来变得费尽。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很多晒衣服的横杆并不是在人们站立位置的正上方,使用传统的晾衣叉晾衣服或收衣服时(尤其是一些较轻或小件的衣服),由于晾衣叉与衣架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常出现衣架在晾衣叉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即晾衣叉上端左右各有两个小分叉只有一个能起支撑,给晾衣服和收衣服带来了不便。 我到超市和商店去了解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晾衣叉,利用网络搜索了各种晾衣叉的设计,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确定了该选题。 二、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使日常生活中晾衣服更加方便。 基本思路:通过对传统的晾衣叉改进设计,使用晾衣叉在晾晒衣服过程中,无论晾衣叉与衣架之间成何种角度,晾衣叉上端左右两个小分叉都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衣架处于平衡状态。 三、该项目的研究过程 (略) 四、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 (略) 五、该项目的主要贡献(创新部分) (略) 六、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 我在作品试用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一、晾衣叉中用于支撑衣架的部分可在一定弧度内转动,但有时转动不够灵活;二、晾衣叉上端的小叉开口较小,无法用于材料较粗的衣架。对该项目进一步完善,要想办法使其转动更灵活,同时在外形和尺寸方面进行修改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衣架。 长汀县第一中学 吴京周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日 长汀一中第二十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创意”征集活动 一 、比赛目的 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 、活动方式 每班提交2件以上小制作、2件小发明作品(含查新报告)和2篇以上科技研究论文(参考第4页范文,自备A4纸)。每件作品要有标签,注明作品名称、班级、姓名。 三 、参赛范围与时间 1、高一必做、高二选做 2、评比时间为12月14日 四 、作品要求 1、主题明确,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联系生活实际。 2、将制作精巧、有展览价值的作品进行展出。 3、制作手工追求精细、创意新颖。 五、评奖办法 1、科学性、实用性(各30分) 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内容切合作者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 2、创造性(40分) (1)素材获取及其加工属原创; (2)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 (3)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4)内容、结构设计独到。 3、获奖作品将择优选送参加长汀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六、高一每班派出6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晚自习第二节。地点:高三楼五楼 长汀一中 2013年10月28日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