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尝试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8-10-14  点击:1921 

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尝试

 

长汀一中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基本物理知识,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分析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于学习物理,从中发展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合理有效的落实,才能真正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知识与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的是隐形的。如何有机地渗透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老师们的疑虑。下面就物理学科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课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不能摆花架子,为“热闹”而每堂课都“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提升。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会用的。

比如,有的学生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向哪个物体的,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同时有的学生的一些表达式中用到一些题设中没有的字母,让人摸不着头脑。要避免这种情形出现,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物理表述技巧,授学生以“渔”。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并为以后力学与电学、磁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二、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地培养。

从学生入校开始,教师就应该一直坚持不懈地把学习方法作为重点暗含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物理学科学习特点鲜明地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适应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并能够从中探索出学习物理的方法。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用好老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追求的是一堂课讲得越细越好,知识面越全越好,教师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定式,故常有讲一题会一题,没讲过就不会做的学习困惑。教师则感到课时不够用,于是“借课”、“抢课”来完成其所谓的教学任务。这显然是一种恶性循环。要解决学生思维定式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从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向大力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能讲清楚的就老师讲”到“学生能自己探究的就自己学”的教学思想的转变。从过去只重“结果”向更重视“过程”的教学评价的转变。其次在教学设计中狠下功夫,要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等规律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测量数据,比较研究,得出实验的结果,总结物理规律。又如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专题教学时,先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推导得出粒子y偏移、射出磁场速度大小与偏角等相关结论。使学生在探究中自己感悟到它和平抛运动的相似性。这样比口头传授的“类比法”教学效果更佳。且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理解得更为深刻,解题中便能灵活变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就达到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方法。

三、情感价值态度观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始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

例如在天体运动一章教学中,可以将太空恒星、行星的美妙图景以模拟视频展现,使学生领略宇宙中的神奇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在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时可以穿插人类对太空探索历程的学习,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不怕牺牲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样就把物理规律的学习上升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们在表现出对科学前辈的崇敬之情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如果我们平时也能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虽然不一定能有像科学前辈们那样的成绩,但至少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章“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一节中,可以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学生喜爱的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等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介绍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规律现状与趋势,培养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又如,在“静电力”教学中,使用“摩擦后带电的气球使易拉罐滚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发出疑问的同时,也察觉到物理现象并不一定存在于“高精仪器”之中,体验到物理现象的普遍性,拉近物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类似于这样用简易日常用品改造而进行的实验老师可以经常设计。这不仅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能起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的教育目的。

再如,在惯性、摩擦力、离心现象、超重失重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它们的利用与防止。让学生知道对事物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不要孤立的理解事物,要辩证思考,这也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搜集的课外资料并结合现状,抓住时机进行渗透。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初中有很大不同,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