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成绩评价,为进一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发挥科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发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一、评价理念
通过评价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成长。
二、评价原则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3+1+2高考模式有12种组合,不同的组合编成的班级,有固定行政班和走班教学班,学生原有基础和素质水平相差较大,进行教学成绩评价时,要遵循看进步比进步,简单易操作的原则,以高一升高二选科分班数据作为参照,既考虑学生原有基础的差异,又考虑班级现有成绩水平的高低,综合起来考核评价科任教师任教班级平均分、班级总平均分、班级总分分数段人数。
三、评价办法
(一)高一年级各学科每学期的优秀教学奖的评价方法
因高一新生分班时是根据中考成绩进行平行分班的,因此高一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方法是根据期末市统考原始成绩进行评估的,即把科任教师任教班级的平均分与年级的总平均分对比,该科任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0~2分的为优秀教学二等奖,超过年级平均分2分(含2分)以上为优秀教学一等奖。
(二)高二、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学成绩
高二、高三年级因物理类、历史类选科分班,造成同一类别的不同班级间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差较大,因些同一学科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科成绩评价就不能完全按班级的平均分来进行,要根据班级间的学生差异和学科起点的不同,按照结合起点比进步的原则,对科任教师任教班级的平均分,采用系数折合法,以高一升高二选科分班班级学科平均分,年级学科平均分为依据,先算出分班时各科各班级学科平均分为X1,相应学科分班时年级学科平均分为X2,则该班级该学科的折合系数为k = X2÷X1,以后每次考试该班级该学科的最终评估分Z = (实考平均分Y×折合系数k)×0.6+实考平均分Y×0.4.
每学期的优秀教学奖的评价方法:
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学科:
①如果某位老师只教了物理类或历史类的班级,则分别以物理类班级的评估分的平均分、历史类班级的评估分的平均分为依据,该科任老师所任教班级的评估分的平均分超过物理类(或历史类)年级平均分0~2分的为优秀教学二等奖,超过物理类(或历史类)年级平均分2分(含2分)以上为优秀教学一等奖。
②如果某位老师同时教了物理类和历史类的班级,则先分别算出所教物理类班级的评估分的平均分与物理类该学科的评估分的平均分的差值,及所教历史类班级的评估分的平均分与历史类该学科的评估分的平均分的差值,若两个差值代数和在0~2分的为优秀教学二等奖,超过2分(含2分)以上为优秀教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