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与 鲜 血
——读《红色之旅》有感
高一(13)班 戴文娟
历史的车轮滚滚地碾过了时间的长河。
岁月的长河冲圆了河底棱角分明的石子,却冲不走历史的痕迹。金沙江,泸定桥,夹金山,大渡河……到处洒下了战士的热血,到处回荡着历史的呼号。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龙华二十四烈士的壮烈如血一般印在城墙内外,即使经过风雨的冲刷,一样鲜艳得触目惊心。千古忠魂怎能容许肮脏的双手继续摸黑高傲的雄鸡?推翻封建思想的人们却也不禁会想“是否是这些为国献身的忠烈之魂守卫着中华”?
古有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报国;杨门虎将死得壮烈,杨门女将巾帼不让须眉。
今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迤”之下“腾细浪”,“乌蒙磅礴”之中“走泥丸”;八路军面对卑鄙无耻的敌人,高唱“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让他们在哪里灭亡。”
硝烟迷漫,枪林弹雨,小米加步枪,游击与麻雀,地道与地雷……历史的每一页像幻灯片一样重现。悲壮与哀伤,喜悦与自豪,泪水与微笑。党的领导,人民的配合,军队的顽强,突破了日本敌人用先进的科技、武力搭起的围网。鲜血染红的大地,重新被另一种“红”所覆盖——红色政权。红色区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发生并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那要怎样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正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中点起了那星星之火,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傲然独立的雄鸡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它的鸡冠子红了,紧接着那身上一根根坚硬的羽毛也艳了。大地母亲脱下了重重的盔甲,在朴实的沃土上插上了红旗。
随风飘扬的红旗,玫瑰一样娇艳,鲜血一样夺目。
老师说:“五星红旗的红色代表革命,黄色代表光明。”我说,“五星红旗的红色代表战死的烈士,黄色代表艰苦的岁月——小米加步枪”。或许,刻在我们心中的有革命、有耻辱、有骄傲、有群众、有希望,但战士的鲜血——刻苦骨铭心的痛却有如滔滔江水,绵远流长。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了,人民胜利了。《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中国,几乎所有人心中都充满的是喜悦、自豪,我亦然。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出生在“阿扁同志只会叫喊,不付行动”的年代。双脚踩着厚实的土地,心里坦坦荡荡。殊不知毛泽东“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此壮阔的诗句下,饱含有多少泪水。只有在上历史课时,才体会到了那段心酸的血泪史,死去战士的毫无悔意。那种为国捐躯的精神我又怎能体会?革命胜利了,他们却永远无法感受新中国的气象。
我以为,大家早已遗忘了那些英雄,沉浸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怀抱中。当我用悲哀、怜悯的心去缅怀战争中死去的勇士时,城里突然多了好多游客。啊,我们这里是红色小上海啊!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历史的见识是那么的浅薄。他们用着无比崇高的方式走遍大江南北寻找故去的痕迹。
岁月,果真没有洗刷历史的血迹。遗下来的,却不止血迹了。留下来了红色的土地,还有中国人民依旧坚强团结的心。
历史上鲜血,无法抹灭的一切,
生命的轮回,微笑面对。
一切的一切,曾经的血泪,
我无法遗忘,红色的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