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碑 颂
高一(17)班 张文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红军战士。乱石蹦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我在高山之巅,万年的积雪之上,横笛一曲,吹起1935的血色梅花,目睹1935的惊心动魄,竖起1935年的永恒的丰碑,体会1935的精神长城。
眼下,在那目力可及的地方,正上演着最揪心的一幕又一幕。
千里冰雪,银峰环立,一片琼玉世界。天下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鳞模样。蒙胧雾中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衫。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分明看见巍巍然,苍苍然,皑皑然的如棉花似的白雪上有影无数,如一条灰色的长龙,蜿蜒而上。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如血色梅花。
这是一群铁打的英雄,他们用大无畏的精神,把大雪山踩在了脚下。大雪山咯咯地呻吟着:“痛啊!”他们背后留下了百孔千疮,如蜂窝。也留下了这难以磨灭的顽强之精神。这是英雄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不怕牺牲,只求前进的崇高精神的活生生的见证。
雾霾弥天,人在其中好像腾云驾雾。一股强劲冷风吹袭而来,战士们如轻功似的衣服随风飘扬着,如柳絮飞。山岗卷着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战士们稍有些体温的皮肤上,融化了。大雪山变得柔嫩,冰峰变得柔和了。然而,不大一会儿,雪如冰针般地射下来了,狠刺着。战士们,冰雹如石头般劈头盖脸的狠砸下来了。战士们的苍白的皮肤已紫黑了。有些战士跳进了山沟里,再也没有爬起来了。同志们踩着这座“桥”顺利地通过了。狂风越来越大了,有个战士拄着拐,脸色青白,黑色的头发已全白,但他的眼里有“火”。他跌倒了,站住了,终于站住了!稳了!永远地站在雪花之中……红军的队伍又连成一条龙了,又散,又成了……战士们艰难地一步一停,一步一踹,穿云钻雾,百折不挠,呼啸而来。踏碎了风雪云雨呵!诗云: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飞。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我在高山之巅,万年的积雪之上。目视那些未走出雪山的战士,我的心在滴血,又在感谢,充满惆怅,充满崇敬。我醉,天人亦醉。我要挥动千斤巨笔,在那永不融化的冰碑下,用心刻下这些可爱的人的名字,记下那动人心魂的一幕又一幕。我要用这坚强而又不屈的笛声送别你们。
深邃的天空中响起一阵渲涛:身既死兮神以录,魂魄毅兮为鬼雄。
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英雄们坚强不屈的意志,扑灭不了英雄们的心头的熊熊烈火。
万里浓雾锁住山,隔离路、却锁住不了战士们的心——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的心,锁不住战士们探索革命的心。
他们为中国革命洒尽了一腔热血,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为革命后代留下为真理而斗争的浩然正气。
他们让历史在他们面前跪下了,让文化在后人的眼光里厚重起来,也让自己的名字成为精神里一个永恒的丰碑。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难道不是红军战士不畏严寒,与严酷时局抗争的真实写照吗?
日煌煌兮疏星晓寒,气英英兮晴雪殷山。头醉柱兮璧完兮心丹。呜呼!孰谓斯不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