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安全常识:地震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13-04-23  点击:857 

安全常识:地震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4月20日8时02分,7.0级地震再袭四川。震中芦山,离汶川约280公里。5年前的疮痍还在平复,人们心中的伤口亦未愈合。而在今天,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新的灾难。
     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办,截止到4月22日晚18点,地震已造成17个市(州)114 个县的人受灾,全省已有192人死亡,23人失踪,11470人受伤!目前,共发生余震2444次。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 关键词

震源: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影响和破坏越小。

主震: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

前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余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 地震强度的分类

   浅源地震: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

   深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二、地震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危楼危房除外),最好先就近找个安全处(桌椅下、建筑三角区等)躲避,待地震后,再沉着、有序、迅速离开。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

2、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

减少伤亡。

3、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4、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5、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6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