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安全与稳定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 妥善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与维稳工作各项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安全与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校园安全与维稳工作决策程序, 提高校园维稳工作决策水平,增强校园维稳工作实效,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校园突发事件能力,保证正常的校园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长汀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预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长汀一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学校一旦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立即启动事故处理组织指挥系统,由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
总 指 挥:吴江滨 常务副总指挥:刘桥连
副 总 指 挥:刘阳东、修红英、王林焕、李清华
指 挥 部成员:林 立、王仁忠、饶秀明、钟 燕、
吴富林、戴哥林、上官玉彦、李晓微、王原光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 任:刘桥连(兼)
副主任:林 立、王原光
成 员:黄选彬、许长灿、赖绍浩、戴文红、钟永岩
各年段长、班主任任
职能小组名单
1、抢险救护组:
组 长:王原光
组 员:黄国辉、游秀章、戴小萍、丘文娟、各年段长、班主任、科任教师、赖俊祥、陈纪文等。
职责:汇同卫生、公安等部门,负责较大安全事故的现场保护、抢险救护等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 长:黄选彬
组 员:钟永岩、黄志斌、王全兹、曾桂生、廖爱民等
职 责:汇同卫生、公安等部门,负责较大安全事故的现场保护、秩序维护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饶秀明
组 员:林 昀、董维泽、 其他总务后勤人员
职 责:负责各种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处置中的物资保障、资金筹措、设施维护、后勤服务等工作。
4、宣传工作组:
组 长:钟 燕、
组 员:刘远荣、戴开腾、陈元明等相关人员
职 责:负责及时上报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上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事故抢救等情况,注意舆论引导,负责发布有关事故信息,负责提供上级机关需要了解的其他信息。
5、善后接待组:
组 长:刘桥连
组 员:韩步跃、胡奕虹等相关人员
职 责: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伤亡人员家属的劝导
沟通、安抚和善后工作,做好新闻部门的接待联系、事故报道内容的审查和对外发布。
6、事故调查组:
组 长: 李清华
组 员:郑 丹、林 立、许长灿、赖绍浩等
职 责: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及时向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事故原因,适时做好处置情况的后续报告和处理结果报告;负责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工作方案,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长汀一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学校建设生活过程发生的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具体包括:
(一)学校发生火灾,造成3名以上师生受伤或有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突发3名以上师生伤亡的较大安全事故;
(三)学校发生一次中毒30名以上师生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学校发生校舍倒塌、楼梯道踩踏等,造成3名以上师生受伤或有人员死亡的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五)突发洪涝、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3名以上师生受伤或有人员死亡的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六)学校出现30名以上学生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七)学校突发社会影响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三、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要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学校要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完善应急处置工作运行机制,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及时果断,科学处置。指挥机构和各工作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做到应急处置科学合理,高效有序。
四、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1、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学校在第一时间拨打110、120、119电话报警和急救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启动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2、事故发生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面上报上述部门。
3、事故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现场控制情况等。
4、事故续报:由于事故现场情况出现异常,或伤亡人员数量发生变化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进行后续报告。
五、应急处置工作
学校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学校要主动请求和协调公安、卫生、安监等职能部门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各有关方面及各工作组人员要听从总指挥的统一调遣,立即进入事故现场,及时听取、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事故作出准确判断,制定紧急抢救方案,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一)事故紧急抢救
学校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后,事发学校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立即启动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及时妥善做好伤员抢救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保护好其他师生免受伤害,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禁止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抢险救灾。
(二)事故现场保护
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后,学校在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较大以上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
(三)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处置程序
1、成立现场指挥组。现场指挥组由县教育局、相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救援专家组成。
职责: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救护、现场保护、伤员抢救的组织实施及监督协调和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与指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报告事故现场应急情况或请求予以必要的救援救护力量增援;妥善处置其他突发事件。
2、迅速开展救治工作。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开展现场保护、维持秩序、处置险情、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等应急处置工作。
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迅速将事故灾情按分类管理程序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及时传达上级指示。
六、事故调查处理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凡规定由上一级部门组织调查处理的较大以上事故,按有关规定执行。学校要按照事故调查组的要求,抽调力量,协助进行各项调查取证工作。事故调查组要将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书面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及工作要求,做好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的准备工作,保证救援工作的机构落实、领导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器材物资落实,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高效。
2、制定方案,加强演练。学校各部门、年段要参照本预案,结合各自实际,制订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尽快建立健全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学校要经常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救援演习演练,不断增强、改进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和经验。
3、严明纪律,协调配合。各工作小组要严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纪律,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后,要无条件服从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认真履行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推诿。
4、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通讯网络系统,并抄送县教育局。
八、责任追究
1、学校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对事故瞒报、谎报、迟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对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对不服从指挥和因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对学校发生的较大安全事故,经对事故原因调查,属于责任事故的,依据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九、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工作流程
阶 段 | 处 理 要 求 |
发 现 | 1、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2、部门领导第一时间到达、指挥 3、视情况拨打救助电话 4、按程序向相关部门报告 |
处 理 | 5、开展现场救治处理 6、配合相关部门工作 7、维持秩序、疏散人员 8、向上级报告处理情况 |
善 后 | 9、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10、查、报损失情况 11、做好安抚、接待工作 |
调 查 | 12、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调查 13、形成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14、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5、开展警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