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珍爱生命 共建美好家庭----交通安全、溺水事故原因分析及建议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19-10-24  点击:849 

 

暑假往往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但是脱离了学校的监管、老师的叮嘱,反而比在学校更容易带来安全风险。溺亡、车祸、中毒、坠楼、被骗……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令人痛心,它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确实,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最低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暑期将至,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值得我们这些搞安全教育工作的老师去分析、研处。下面我就从暑假安全事故的出现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暑假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分析

在暑假,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监管、老师的呵护、班主任的婆婆妈妈,监护的责任完全变成了家长,而真正监护主体可能是都要上班的双职工父母,有可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有可能是叔叔阿姨等亲戚朋友,甚至是没有监护人,缺乏教育监督,让孩子独自、随意安排漫长的假期……,在自由、无人唠叨,社会甚至是家长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在不良朋友的怂恿下,成为“自由人”的学生,为所欲为,彻底放纵自己,无节制上网、无安全措施下河游泳、见网友、无家长陪同旅游、骑机动车、横穿马路等等。林林总总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风险,甚至产生一一桩桩的安全事故,给成千上万个家庭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

大量的事故及经验表明,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比如:麻痹侥幸心理、缺乏安全知识、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住诱惑力、自身的不良习惯等等。下面我就从交通及溺水两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长汀是闽赣交界的老县城,城区道路较小,道路交通复杂、交通工具复杂、应用交通工具的人员复杂,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同时交通标识不够明显,红绿灯设置不够合理,交警出警力度不够等等这些因素,给我们学生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产生交通事故。

2、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逐渐普及,城区小车数量大幅提升,学生骑乘机动车的现象明显增多,部分驾车人缺乏礼让意识,横冲直撞,而学生骑乘者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随意横穿马路,随意抢道变道,骑死飞车、英雄车,在马路上追逐、嬉闹、看手机等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3、学生监护人很大一部分是年迈老人,宠溺孩子,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教育,这种缺少教育下的孩子,一旦远离了学校的监管、班主任的叮嘱,就像脱缰的野马,四处飞奔,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解决交通安全隐患的对策:

谁也无法预计马路上的飞来横祸,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学校主题班会的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形式,让孩子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强化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要采取行之有效教育活动方式,让学生熟记交通规则,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体学生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安全教育;比如:致家长一封信、家校微信群、家长会、周末提醒、龙岩市安全教育平台等,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出行,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督促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骑机动车、死飞车,文明出行,让危险远离孩子,共建美满和谐的家庭。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监管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协同各方力量,完善交通安全标识、交通指示灯,加强警力在重要路段的巡逻、导航,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切实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学生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三、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暑假期间,正值高温来袭,游泳是降温的很好方式,经不住水的诱惑,总是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前往水库、江河湖畔等地游泳,殊不知未知的水域,半生不熟的泳技,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甚至产生悲剧,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一)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分析

1、安全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及自护自救能力差;虽然学校每年都会开展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主任、家长也会教育学生不要私自到未知水域游泳,但在自由的假期,个别学生认为危险离自己很远,把警告当耳边风,私自去未知水域游泳,以致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

2、在暑假,学生的监管由老师变为了家长,而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缺乏,对孩子的监管不力、疏于管理,任由孩子随处玩耍,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3、游泳技术水平不高;在校学生游泳水平基本较差,半生不熟,缺乏自救能力,这样的学生一旦下河游泳,不同于游泳池的水温、水流、深浅,势必造成心理慌乱,动作不协调,体力不支等导致溺水事故。     

4、水库、江河湖畔等水域缺乏安全管理;水库、江河湖畔等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缺乏管理,多为未知水域,无安全警示的标识,无人看守、巡查,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对策

1、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放假前开好主题班会,强化安全意识;发放好致家长一封信,利用家校微信群,家访等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教育、监督好孩子,到正规的游泳池游泳,不私自下河游泳、玩水,杜绝安全隐患。

2、进行泳技培训;现行教学大纲把游泳列入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游泳课,所以当代学生有必要学习游泳技术,鼓励家长送小孩到正规游泳池学习、学会游泳技术,以备不时之需,鼓励孩子到游泳池游泳,从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习、掌握防溺水知识;学校要利用好龙岩市安全平台,督促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防溺水知识,完成平台作业,写好学习心得。

4、职能部门起到监管的义务;充分利用河长制,落实责任河段,定点、定时、定人对责任江河、湖畔等进行巡逻、看护,悬挂安全指示标语,禁止游泳标识,对私自下河游泳的学生进行教育,对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从而杜绝溺水事件。

总之,要想让“安全在我们身边”,我们就必须多教育孩子学习安全知识、积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方法、学会如何自救等,为救援人员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使用各种求救信号获得救援,帮助自己逃离险境,相信只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一起行动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做到零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安全之花开放在你我身边。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