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2)班 赖春香
(指导老师:饶秀明)
中国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少数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有了一些变化,而广大农村几乎没有步入近代生活,仍然停留在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步迈向现代化。
以上两点仅从交通业的巨大变化中就可以反映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交通业的近现代发展史。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885年夏,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在条约中,法国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随着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掀起。继法国在中国西南抢得铁路修筑权后,俄国在中国东北强筑中东铁路。争夺最激烈的是穿越中国心脏地带的卢汉铁路(后改称京汉铁路)、津镇铁路、粤汉铁路,截至1898年11月,英、俄、德、比利时、法、美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共计6420英里,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其内容就有规定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有利于交通实现近代化。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自1888年任铁路工程师以来,就注意培养中国铁路施工和管理队伍。1902年底,他出任京汉铁路新易支线总工程师,率领全体中国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四个月内,从测线、筑路、铺轨到通车,修建了一条四十多公里的铁路。詹天佑突破了“路基需要风干一年才能钉道”的外国筑路经验,展现了才华。这为他日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干线奠定了基础,1905年,詹天佑担任京线铁路总工程师,经过四年奋战,终于使京张铁路提前通车。京张铁路是第一条我国自行设计筑造的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逐步制定京张铁路行车、养路、机车、巡警、电报等规则,建立起中国铁路近代化制度,是铁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经过20世纪初收回利权运动的斗争,清政府被迫将粤汉、川汉铁路改归商办。广东、湖南、四川、湖北四省人民已争得了修路的权利,并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压力,无视人民群众经过斗争取得的成果。于1911年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不仅侵夺了绅商的利益,也直接危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四省人民立即掀起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在袁世凯准备复辟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号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它全部要求。“二十一条”中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随后,日本又控制了胶济铁路。
20世纪初,我国的航空业刚起步。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1910年秋,国际飞行协会在美国举行飞机比赛。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参赛,飞行高度、时速和航程均创当时世界记录。第二年,他拒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携飞机回国,“为国壮体,挽利权”,开办了广东飞行器公司,揭开了航空业的序幕。
总的来说,在整个民国时间交通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奔驰着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事业也有所发展,尽管铁路事业一再受到帝国主义的阻碍。到40年代末,全国修建的公路有13万多公里;铁路干线58条,全长2.4万多公里。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也在缓慢发展。
新中国刚成立时,交通业比较落后。那时只有少数大城市才有公共汽车,上海和北京有有轨电车,后来又有了无轨电车。一般城市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自行车。但是广大农村和偏僻的山区根本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人们出去办事中探访亲友主要是靠畜力和步行。运输工具北方要靠马车、人力板车,南方主要靠航载、肩挑。
第一个五年计划公布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了,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1956年,第一座飞机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架喷气飞机。交通运输业的成就也很大。新建了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下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在十年探索期间,我国新修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成昆铁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于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铁路运输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新建了湘黔铁路。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过去西南、西北与内地没有铁路交通,很不方便。自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后,西北、西南地区的人可以坐火车到内地,1996年修通京九铁路,从北京可以直接到达香港九龙,沿线的广大人民乘火车方便多了。城市交通除50年代的公共汽车、电车以外,现在大中城市都有了出租汽车,坐出租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年轻人都爱骑摩托车,私人轿车也逐渐多起来。由于城市交通的拥挤,少数大城市开始修建地下铁路。地铁成为城市人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中国首条地铁是70年代在北京修建的。后来,又逐渐修成环城地铁。此外,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也都修建了地铁。其次各大城市还修建了立交桥。目前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民用航空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的交通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坐飞机的人很少,民航事业发展很慢。改革开放以后,限制坐飞机的规定逐步放宽,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旅行坐飞机的人直来越多了。航空公司原来只有中国民用航空公司一家,现在有国际、东方、南方、西南、西北等几十家航空公司,航线、航班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都有航线,北京与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有直通航线。飞机的种类型号也很多,如运七、波音、麦道等。还有能坐一二百人的中型飞机和能坐四百多人的空中客车。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从手提肩扛,利用牲畜驶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另外还有海底隧道、海底电缆等。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和专业化。
如今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已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无人驾驶汽车等先进的交通 具已初见端倪,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