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做文明的一中人。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要求现代中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部分同学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有些同学在楼道里嬉戏,毁坏了"安全出口"的指示牌。再例如,下课铃响后,老师还没有结束讲课,但有些同学就在底下开始讲话,打闹。我们很多同学把学习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谈和行为,自觉履行我们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那么,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平时遇到老师时的主动问好,是一不小心碰到对方后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行为举动,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
做文明人就要文明用语,文明做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能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礼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时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用语。
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行,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文明的一中人,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礼仪伴我们成长!
谢谢大家!
演讲者:长汀一中 高二(10)班 严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