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我不见外-老潘重走中国(长汀一中)”活动纪实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25-02-16  点击:2256 

我不见外-老潘重走中国(长汀一中)”活动纪实

——赓续中美民间友谊的文化之旅

2025年2月8日,“我不见外-老潘重走中国(长汀行)”活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美籍教授潘维廉,潘维廉教授的美国朋友LEE GIDEON LUTHER(美),厦门大学巡视员、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邱七星等一行6人参观长汀一中,赓续中美民间友谊。此次活动以文化探访和教育交流为核心,通过历史寻访、校园互动与文化交流,为中美民间友谊注入新活力。

潘维廉教授自1988年扎根厦门以来,始终以“中国故事讲述者”的身份,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图景。他曾在1994年和2019年两次自驾环游中国,深入偏远地区记录发展变迁,并出版《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等多部著作。此次长汀行是他“重走中国”系列活动的延续,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挖掘地方文化底蕴,促进中美民间理解。 

长汀县作为革命老区,素有“红色小上海”之称,其丰富的历史遗产与教育传统成为此行焦点。活动首站选在长汀一中,这所百年名校不仅是当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更见证了近代中西教育交流的缩影。潘维廉一行参观了校史馆、秋白亭、朱子祠等校园校貌,并与师生座谈,探讨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沟通的实践路径。


在长汀一中,潘维廉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作为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强调“理解中国需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他特别提到2019年环游中国时目睹的脱贫攻坚成果:“无论是西藏的农民开网店,还是内蒙古牧民使用北斗系统放牧,中国人的创造力与奋斗精神令人震撼。” 

美国友人李吉迪·卢瑟表示,中国基层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历史传承的深度融合,为全球提供了独特经验。邱七星则从高校视角出发,回顾厦门大学与长汀的渊源——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长汀办学的历史,并展望未来通过校际合作推动中美人文交流。 

       潘维廉表示:“真正的友谊建立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之上。中国的发展绝非西方媒体刻画的‘威胁’,而是亿万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史。” 他计划将长汀见闻纳入新书《中国八万里》的续作,并通过短视频向全球展示这片土地的魅力。


长汀县政协副主席,长汀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吴江滨总结道:“从厦大内迁长汀的烽火岁月,到今日中美学者共话未来,教育始终是文明互鉴的桥梁。我们期待更多‘潘维廉式’的文化使者,让世界听见中国多元的声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俞开汀 审核:饶秀明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