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等 奖
1、刘声平《迎接新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政治课堂》
2、丘声岚《新课改不可或缺的主题词》
3、俞开汀《修改·合作·交流·分享》
4、曾稷涛《课程开发刍议》
5、马晓蓉《重视形成性评价——推动英语课程改革》
6、丘炳昌《新课程改革之际,
关于在我校开展“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与实验报告》
7、吴河水《运用新课标指导泛读教学》
8、谢有亮《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9、沈宏春《谈地理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10、廖 虹《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整合之初步尝试》
11、童子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12、廖红鑫《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13、蔡付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14、林诚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
15、戴文英《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实施策略》
16、杨红英《新课程标准下用建构理论优化化学教学模式初探》
17、戴开腾《新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18、修坤洪《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9、王金腾《析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
20、戴哥玲《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二 等 奖
1、罗伟华《整合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学实效》
2、张丽萍《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3、魏河深《对话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显活力》
4、赖永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重新审视》
5、赖平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赖平生《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上官玉彦《谈心理教育功能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8、卢清贵《英语课改中英语教学与素质培养的思考》
9、张金荣《实行分层教学,开展素质教育》
10、蔡荣保《新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
11、赖友生《刍论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12、王桂英《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
13、丘嘉博《新旧课程理念交替时期对高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14、张小坚《学科综合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尝试》
15、傅礼福《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16、岳建卿《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7、范敦飞《关于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兴趣的思考》
18、罗志强《新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19、丘东阳《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郑 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1、赖绍浩《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2、李清华《中学化学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23、俞长虹《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4、张建华《探究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旋律》
25、罗建华《浅谈新课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26、江 柳《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体育游戏》
27、黄 珉《浅谈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28、戴春涛《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
三 等 奖
1、曾友诚《新课标中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向》
2、郑雪辉《回归生活,强化实践》
3、王成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自主阅读》
4、李炳林《放手一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
5、曾宪涪《培养良好的语感,走进新课程》
6、赖秀琴《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古诗鉴赏学习》
7、李晓燕《体验——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一种解读》
8、刘 英《浅谈教师角色 教学行为的改变》
9、曾小洁《新课标在每一堂课中的体现》
10、李培河《浅谈英语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傅秀清《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12、钟 燕《新课程改革与历史创新教学》
13、吴富林《目中有“人”的历史教育》
14、童庆成《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地理教师的重新定位》
15、吕福福《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习的评价方式》
16、赖郁华《还学生课堂欣赏的主动权》
17、罗长寿《浅谈引导高中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方法》
18、黄世林《新课程中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
19、肖 阳《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育观》
20、黄良铣《帮助学生插上金翅膀》
21、黄火养《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探讨》
22、郭振宇《新世纪数学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23、李龙辉《新课程教学应注意三个“突出”》
24、雷 风《实施新课程,我们易忽视的两个方面》
25、陈宗寿《探究性教学》
26、丘红英《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27、吴经富《新理念·新学法·新角色》
28、李火木《浅谈化学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29、曾木林《转变教学方式,迎接新课改》
30、张彩其《新课标理念下对教师职能的思考》
31、官文英《浅析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化学课堂教学》
32、梁承德《浅谈新课程标准生物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33、苏丁玉《浅谈体育课的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