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追寻先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献花,默哀。
开场词:王炜松、赖媛华
1: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三月,缅怀古今,意味深长。
1:想象让思绪萦回革命岁月。
2:回忆让历史演绎壮烈激昂。
1:站在革命纪念碑前,我们心潮澎湃。
2: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我们受益匪浅.
1:你看到了吗?聆听到了吗?感受到了吗?革命烈士的浴血拼搏,奏响今朝盛世的和谐之歌。
2:那就让我们一同去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缅怀历史伟人,发扬革命精神,让心灵接受一次革命的洗礼!
长汀一中高二(1)班“追寻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走进秋白
2:秋白先烈的事迹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白。
谢凡:《书生秋白》
挺直的鼻梁,方正的嘴角,在圆形眼镜后面之聪睿、文静,也难免有些忧郁的眼神,及其眉宇间透露出的书卷气质。秋白的斯文面相,确实看不出革命领袖的威风,也无咄咄逼人的英雄气概。他是一个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的郑振择,当时准备结婚。婚礼那天,秋白手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五十,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两方石印。可想他当时的治印水平。
瞿秋白有这么一段话—— “可笑的很,我做过所谓‘杀人放火’的领袖,可是,我确是一个最懦怯的书生,杀一只老鼠都不会,不敢的。”
就是这个怯懦的书生,写下了“欲知治国平天下,原有英雄大圣人”的豪壮诗句;就是这个书生,挺着孱弱多疾的身躯到广州参与国共合作,去会孙中山;到苏俄去当记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到九江主持了“八·七”会议,发起武装斗争;就是这个书生,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以柔弱之躯演出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毅然决然放弃了生命;就是这个书生,在刽子手的枪口下,高唱《国际歌》,凛然赴义。
瞿秋白就是这样一个书生,他与鲁迅、茅盾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他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
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赞扬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他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罗梅花:《瞿秋白和鲁迅》
如果大家足够细心,就一定会注意到,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的墙壁上裱着这样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鲁迅先生赠送给秋白先生的亲笔条幅。在中国历史上,钟子期与俞伯牙的至美至纯友谊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在近代中国史上也上演了这么一段纯真的友谊,主角就是瞿秋白和鲁迅。
由于种种原因,秋白一直被敌人所追捕,多次在危险的时候,是鲁迅掩护了他。
第一次是193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11月的一天,秋白发现有敌人盯上了他的妻子杨之华,他立即赶到了鲁迅家,而杨之华在甩掉盯梢的敌人后也赶到了鲁迅家。这一待便是一个月之久。鲁迅终于安全地保护了他。
第二次在鲁迅处所避难是在1933年2月5日至10日的某一天。后来二人先后搬迁到同一条街路,一在路南,一在路北,离得很近。在这里,鲁迅几乎每天都去看望秋白夫妇。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秋白一见着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小屋的闷人气氛。这些都使秋白深感欣慰。
秋白夫妇第三次到鲁迅家避难,是在1933年7月下旬。他们这次在得到紧急情报后半小时必须搬走。时间的紧迫性让瞿秋白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鲁迅。鲁迅再一次冒着危险保护了他;第四次是一个多月以后,在凌晨两点钟时,瞿秋白和杨之华再次敲响了鲁迅家的大门。鲁迅夫妇一如既往,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其实,当时鲁迅的处境并不比瞿秋白好。
1934年秋白奉命到苏区工作。在苏区的一年,他时时怀念鲁迅。被俘之后,在身份暴露之前,他化名林祺祥,写信给鲁迅谋求取保释放。鲁迅得信后,极力设法从各方面筹资营救。但由于瞿秋白的身份很快被揭穿,鲁迅找的铺保也无法保释秋白了。紧接着,便传来秋白就义的消息。秋白逝世后,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悲痛不已,甚至连执笔写字也振作不起来了。他感到这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无力完成为亲密战友服务的心愿。而后,鲁迅支撑着病体、呕尽心血,收集保存秋白遗稿,编辑出版秋白译文集《海上述林》。从集稿、编辑到选纸、选插话、封面设计他都事事躬亲,一丝不苟。
鲁迅这样说道:“我把他的作品出版,是一个纪念,也是一个抗议,一个示威!————人,给杀掉了,作品是不能给杀掉的,也是杀不掉的!”
王杰:《视死如归》
1935.6.12 蒋介石给蒋鼎文发了一道密令 ,“瞿秋白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由于陈立夫派要员劝降,所以拖延了执行的时间。
其实瞿秋白早有为革命献身的准备,1934.10他向西向战友告别时说“我个人的命运,以后不知怎么样,但是可以向战友们保证的是我一定要为革命奋斗到底,始终不渝。”
在他枪决前和宋希濂的最后一次谈话中,他无所畏惧的说“我早就等着这一天,这样做才符合蒋介石其人的作为,我提议问你们提前给我送行干杯”他们的最后一次谈话,让宋希濂绝望了。
瞿秋白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用他36个春秋的华丽年华,谱写了一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凯歌。
二:诗朗诵
付礼鹏、吴悦、王炜松、赖媛华
男1:百年回眸, 悠悠岁月,旧中国,列强欺凌,主权沦丧
女1: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中华民族——
毕生最大的耻辱与危难,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悲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男2:是他们让中国从东亚病夫中,毅然走了出来
女2:是他们改写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悲惨历史
男1: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雄壮的战鼓声中浴血奋战
为中华民族取得了,一个辉煌的胜利。
男2:血与火的革命,与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设,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女2:大地春色,融入了无数先烈的,热血和生命。
男1、女1:我们不会忘记,
男2、女2:不会忘记,
女1:经受到无数疯狂屠杀,和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
男1:有一副高昂的头颅,
男2:一副坚挺的脊骨,
女2:一双喜马拉雅山壮厚的肩膀,
女1:一身黄河长江奔腾不息的血管。
男1、男2:昨天,我们曾经,托起五千年的文明,托起过长城、故宫;
女1、女2:今天,我们必然能用十三亿双手臂,托起明天的太阳,
托起通向月球、金星、火星,宇宙每一个角落的
火箭、卫星和人造飞船……
女1:想象让目光,在这秋夜穿透十亿面墙壁,逆长城黄河而上
斗转星移,五千年岁月苦斗之下,你不屈的影子已凝固为东方的山峰
男1:在这静静的秋夜,我已感受到你正用祝福拥抱着我
使我懂得母爱永存如年年五月盛开的花朵,你古老的,岁月就是泱泱诗魂
女2:站起来默默遥想,世世代代,先祖们如期惊醒沉睡的泥土
他们将古铜的脊背裸露给天空,播种长城播种故宫
男2:也常常在月夜,我痴情地朗声读你,那坦坦荡荡的黄色大地
那惊涛拍岸的黄色长河,那悠悠长的丝绸之路, 那神奇的敦煌壁画
合:在五千年飞雪落雨的岁月里,你滋育了属于你的所有生灵
三:谈感想
瞿秋白同志作为马列主义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家,献身于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解放劳苦大众,实现共产主义。
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不畏强权,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舍小家为大家,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无怨无悔。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社会物资极其丰裕,而以瞿秋白同志为代表所彰显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无私无畏,是否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我们这些新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必须传承这种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注入新的动力。
——曾庆美
在这缅怀先烈的日子里,在这巍峨的纪念碑前,怀着沉痛的哀思,我深深悼念这位优秀的革命先烈。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五四的呐喊记载着他的英姿,最危险的土地上烙印着他的脚步。被劝降时,他义正词严,铮铮铁骨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坚忍与不屈。作为一名才华傲骨的文人,他将国际歌译成中文,用先进的知识唤醒中国人的觉悟,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纵使疾病交加,纵使被罢职,也不改其忠心耿耿的爱国情结。
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90后的我们,更需要发扬这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革命党人精神,让它深深熔铸于我们的生命之中。
——严梦露
大家都已经深有体会,我们的国家在十多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基本完成从温饱到小康社会的过渡。也许有人会问,瞿秋白的精神在当代有什么用呢?我认为在当今依然受用。在座的我们都是90后,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而瞿秋白的无私精神能够完善我们的人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许在和谐社会长大的我们如今还不够坚强,不够成熟,但不久之后的某一天,世界将会发现,在瞿秋白精神的鼓舞下,90后的我们已经成长为无私无畏的新一代!
——邹立
秋白同志一生的经历可谓是充满坎坷。他曾入狱,曾被免职。但他依然自信并坚强的完成他的事业,至死不渝。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学习。尤其在现在,面临即将临近的高考。我们中每一个人都将接受考验,这种精神变得尤为重要。它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引领着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并为中华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俊
瞿秋白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以全部生命和心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屈不挠的革命烈士形象.他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在对敌斗争和党内斗争中是非分明,立场坚定,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即使在身处逆境时也不消沉.这种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的气概深深地令人钦佩.在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谦虚谨慎,他坦荡的胸怀和严格的组织观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秋白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曹惠真
有一句话这么说:英雄,为当世所倾仰,为后世所追慕。瞿秋白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在人民心中,他是一座永远的丰碑。我们生在这块红土地,长在这块红土地,今天站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我最想说的是:我们的身体里流着先辈们的血,我们的脚下踩着先辈们的路,先辈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是永垂不朽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他们把生命中一切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和成就。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上阵杀敌,但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我们是将来的栋梁,是国家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担起责任,树立理想,我们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所以,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无限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投入学习生活中,抓紧青春年华,用知识武装和充实自己。心怀天下,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官致伟
兵法有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虽然生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要忘了,有人正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想分裂中国,想把武器强行运进我们家中,并把枪口对准我们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告诉他们,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害怕战争,任何强行企图为长汀本来就是革命之都,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因此,我们汀中学子定要发扬瞿秋白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团结起来,时刻警惕着,随时准备着,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同一切敢于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分裂中国的反华势力作斗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玉芳
在了解了瞿秋白的生平后,我深切地感受到,秋白同志绝对称得上是岳飞式的人物。
在威逼利诱之下,他始终坚定着革命的信念,他以他静如止水的心蔑视每一个敌人,他以他
坚定的步伐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他一身凛然正气,撼天动地。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之际,他用一声怒吼,一声咆哮,诠释着革命拼搏不懈的精神。真的猛士就应该像他一样,哪怕身体里只剩最后一滴血,也要为国家而流,为民族而流,为天下苍生而流。秋白同志以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感染着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更应秉承老一辈革命家的拼搏精神,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超霖
在我认为瞿秋白之所以那么热衷于中国的革命事业,甚至为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国人,在他的血液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是中国人就必须努力的维护中国的荣誉与利益;是中国人就必须彰显出中国人的气节,走出中国人的姿态。
要知道每一个中国人走出去都代表了中国人这个民族!
---------张荣健
在那个抗战的年代,成就了瞿秋白,也成就了他那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他就义前那首嘹亮的国际歌唤醒无数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我想,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魂!
————范枫林
四:大合唱《中国共青团团歌》
指挥:曹惠真
结束语:
2:红色的年代已成为往昔。
1:但红色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2:伟人的身影已成为往昔。
1:但先烈的事迹却——万古流芳。
2:让我们牢记秋白同志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1:让我们发扬秋白同志坚贞爱国,顽强拼搏的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1: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