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为 提升境界 引领人生
——长汀一中开展读书活动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百年名校,1904年创办新学,至今已超过百余年历程。我校新学百余年历史,逐渐形成了“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的汀中精神和特色。以“厚德、重思、至善、日新”为校训,培育了“求真、务实、践行、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民主、科学、严谨、鲜活”和“勤学、巧思、善疑、贯通”的优良教风和学风。一代代学子在这文明摇篮里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将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面的几点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经费有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校品位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为此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读书活动经费四个到位;即:确保图书馆图书采购、报刊杂志征订经费充足到位,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经费到位,确保文化艺术节、读书节活动经费到位,确保读书活动课题和校本课程开设的经费准时到位。
二、老师组织,开展多渠道
1、以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时下的很多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学生不读书或者读快餐书、猫在网上,用拇指刷屏读各种简短的没有多少思维量、信息量、思考量的电子信息。教育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老师。教师“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以自己的读书风气,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深信我们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我们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
2、以校本教材规范学生的行为、引领他们的人生
通过编写长汀一中《德育与安全读本》规范学生的行为。本书内容包括“行为规范”、
“思想教育”、“文明礼貌”、“奖惩制度”、“内宿管理”、“安全法律”等六篇,从各个不同侧面去要求我校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高一开学初下发,人手一册,半期考前组织考试,每周一升旗检查落实礼仪,通过这些环节落实该教材。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言行的作用。
通过编写《红旗·红军·红土地》一书,深化“三红”特色教育,引领学生的人生。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是乡土的,才越是全国的。我校充分挖掘“红色土地”教育资源优势,在学生中坚持开展“红旗不倒、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的“三红”特色教育活动,发展特色文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无畏无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必将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这种“三红”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田。编写校本教材《红旗·红军·红土地》一书,让“三红”教育走进课堂,开展“访红色遗址,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重走红军路,体会革命情”等主题团队活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红土地上的一代新人。“三红”教育的模式在《福建日报》、《闽西日报》、《闽西通讯》宣传,“三红”教育案例入选《福建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在省市县推广。确实起到了引领学生的人生的作用。
三、学生参与,引领多平台
1、课题引领,带动学生参与
政教处与教研室、团委共同落实“美丽汀州、客家首府”这一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和开展引领学生关注家乡的客家传统和举国上下学习长汀的水平保持成果。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传统、发源地、发祥地,自己客家先民的精神,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爱家的热情;也让学生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做到爱护环境,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大境界。
2、校本课程引领,启发学生领悟
近几年,我校结合开发的的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加强加深对名著、经典的诵读与领悟。
如在以下课程的选修中,不少学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升了自己的境界,也让这些选修课程引领了自己的人生:“走进红楼、结识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赏析”、“《红楼梦》经典情节介绍和视频欣赏”,“《论语》的智慧”,“古诗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苏东坡诗词鉴赏”,“张爱玲作品——选讲”,“汀江诗词·歌谣欣赏”、“人文长汀”。
3、每年的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引领,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一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内容。这个平台的搭建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个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读书活动就是这个平台的主角之一,也是重中之重,如今年这届艺术节暨读书节的主题是“感受经典魅力,涵养人文精神”,活动内容涉及读书活动的有“唱响青春,重温经典”合唱比赛、“唐宋名家朗诵比赛”、“中国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名著与我”作文赛、“三红精神哺育我成长”征文比赛等。通过艺术节暨读书节这一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将读书活动的开展落到了实处。
4、通过自编各种小报、刊物、读物,给学生实践和借鉴的平台
我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他们热情很高。特别是文学社、记者团,他们定期不定期出版了《读书乐》、《卧龙山下》、《希望泉》等小报和刊物展示社团的实践成果,也给了全校师生一个借鉴的平台。如一年一期的《希望泉》,让往届师生撰写高三学习、教学心得,给本届高三师生一个借鉴,这个平台的搭建也有力地促进了读书思考与实践活动的开展。
5、通过各个班级自己的图书角和班级博客,构建本班的富有班级个性的“图书馆”。我校各班均建立了自己班级的图书角,订了各种报刊,购买了图书。这里举两个班的图书角为例。
高三(1)班,这个班是理科班,从适应高考要求必要的课外补充和适应自主招生需要(人文、历史、哲学、地理等)等三个角出发,从高一起在班上征订,购买了以下报刊杂志及图书:
①报纸、杂志
文摘文萃:《中外书摘》、《爱你》、《非常关注》、《读者》、《读者(原创版)》、《特别关注》
校园文学:《中国校园文学》
课外读本:《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其他:《中国国家地理》
②图书
历史方面:《几度东风吹世换——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精选》
《煮酒论史——<史记 >中的哲学与智慧》
《品三国》(上、下)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中国》(近现代卷)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文化方面:
《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文化苦旅》
哲学方面:
《安静的位置》、《把心安顿好》
《每日读点星云大师》
高三(18)班 这个班是文科班。
也从适应高考要求,必要的补充和适应自主招生三个角度出发从高二起在班上征订购买了以下报刊杂志及图书:
①报纸、杂志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名人传记》、《半月读》、《中学生数学》(文科版)《中学生政史地》(高中文综)、《英语街》(高中版)、《语文报》(高中版)、《高中生学习》(文科)。
②图书
《一寸山河山一寸血》(中国正面抗日全史)
《鲁迅与我七十年》
《读美》《我认识的鬼子兵》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双典批判》、《这个历史挺靠谱》
6、通过网络特别是长汀一中网站,广泛涉猎有助于发展的网上资源。
学校网站资源丰富,特别是与联通合作的班班通资源更是丰富,而且更新时间快,师生均通过自己的帐号登录fTP、网站、班班通等获取海量资料,特别是TED等各种公共课程资源。
7、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进行活动如本学期与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励志书得图书展委会合作为学校贫困生无偿提供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