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从甲午到甲午——爱国心,永不变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14-02-17  点击:861 

                                          从甲午到甲午——爱国心,永不变

                                                  高二(10)陈根锋    2014.2.17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10)班的陈根锋。

        120年前的甲午年,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119年前的今天,北洋水军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历史可被原谅,但不可遗忘!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从甲午到甲午——爱国心,永不变 》。

       120年前,日军的叫嚣撕裂黄海的天空。浓云密布,炮火纷飞。平静的黄海被打碎,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惊醒。一场战争,改变了两个民族的国祚。

       119年前,日军的欢呼震碎威海卫的天空。血染汪洋,云幂天沉。避港自保的北洋舰队任其宰割,腐朽无能的清廷奴颜卑膝。一次失败,鞭笞了国人的灵魂。 我们有着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我们有着4万万人口,我们有着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我们失败了,彻彻底底的失败了。我们赔了两亿两白银,我们失去了台湾澎湖, 我们从此奴仆在日军的枪炮下。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在日军的铁骑下中痛苦挣扎。

        难道我们要沦为亡国奴吗?不!请听啊,中华儿女发出了咆哮;请看啊,中华儿女的爱国热血在沸腾! 邓世昌在怒吼,身舰共亡;康有为在行动,公车上书;台湾人民不堪屈辱,起义反抗!

       历史在前进,60年前的甲午年,我们站起来了,我们的爱国心从未如此有力的跳动。

       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今天,北洋舰队的英灵得以安息。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离我们已经久远;历史的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但纵观日本本近期的疯狂举动,公然右倾,购岛闹剧,篡改宪法,拒不承认慰安妇问题,神风特攻队申遗,无不体现着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我们面对疯狂的日本,爱国之心更不可泯灭。

        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爱国? 爱国首先是一种动力,让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只有每个人心向国家,进而使国家发展强大,才能在现今复杂的世界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 而且爱国是一种凝聚力。美国人看似是很随便的民族,但在自己国家受到打击的时候却出奇的团结一致,例如珍珠港事件。这就是爱国的精神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而那些缺乏爱国热情的国家,如今已经四分五裂。 同时,爱国也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甚至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的爱国之心,这个国家才会有觉醒向前的动力。甲午的悲剧不可重演!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颗理智的爱国心。

        那么,我们该如何爱国? 1. 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我们的爱国,不是空喊口号,不是群起激昂的呐喊,而是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到爱祖国、爱人民。   

        同学们,祖国需要我们,世纪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树立爱国之心,中华民族就将屹立不倒!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