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已经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有机整合?开发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网络教学,是实现两者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 一、“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开发的情况 汀州(长汀),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上游,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同时又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被誉为“红色土地、红军故乡、红旗不倒”。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上万名汀州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游击队,有6000多位烈士为国英勇献身,培养、锻造了杨成武、傅连暲等十三位共和国将军,长汀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 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弘扬汀州革命传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是我校新世纪德育工作和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开发“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的宗旨。 2003年初,我们采用深圳市润万年科技技术的专题学习网站开发平台,建立了以学校为整体,以政治学科为中心,向学生、家长、社会辐射的“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www.fjctyz.com)。 目前,网站已经初具规模,栏目设计如下:汀州风采、政治资源库、知识体系、在线学习、学习交流、文综天地、知识问答、名师讲坛、知识窗。在这些栏目下又开设难点解析、时政聚焦、解题指导、论文交流、课件传送、哲理故事、高考动态、友情链接、学习策略、疑难探讨、佳作欣赏、发表园地、心理在线、家长热线、校友信箱等。 二、“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开发和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是建构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方式为主;情景创设、协作会话、信息提供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基本要素。 政治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适合学生需求,深受学生欢迎。 2、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随着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实现教育信息化即网络教学,具体地说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沟通机制和丰富的资源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创建一种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3、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铺开,开发政治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的平台,通过信息的交互性,能够加强学生协作性学习;借助网络的共享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利用资源的无限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时空的不限性,可以使学生自由学习,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因此,“红色汀州”思想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发和应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需要——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现实性,需要政治网站提供资源环境;思想政治课的抽象性、应用性,需要政治网站提供问题情景;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教育性,需要政治网站作为交流工具。 5、是抢占网络阵地,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 中学生是网络的受众群体之一,网络文化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政治专题的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德育中信息量不足,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等缺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体现时代精神。 三、“红色汀州”思想政治网站开发的探索与思考 思想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发和应用将给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段、方式、条件、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展,要求做到: 1、转变观念 更新手段 “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发与应用要取得成功,教师是关键,因此必然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树立网络时代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的教育观;教师要成为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及学生和谐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还要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 2、遵循原则 掌握技巧 (1)求实健康 保证科学性 “求实、求新、求活”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政治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应用中要做到:内容科学详实,材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无误,交流方式符合认知规律。 (2)立足汀州 坚持特色性 充分挖掘汀州丰富的人文资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身边事、身边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利用“三红”(红色土地、红军故乡、红旗不倒)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客家历史变迁进行民族精神熏陶;通过河田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树立环保意识;借助“远山”绿色品牌、万台“针织城”的开发情况了解、掌握三大产业的知识……这样,丰富了网站资源,保持了地方特色,使学生在网站学习中了解历史、国情、培养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3)面向学生 发挥主体性 学生是网络学习、网站访问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网站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必须要面向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做到: 对材料的处理、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征;学习情景的设计要关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最终解决问题;要营造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 当然,学习的主角让位给学生,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予以充分的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4)优化设计 注重艺术性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和创意要做到主题突出、立意明确、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界面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网络交互活动过程,以增强学习功效。 (5)结合传统 把握有机性 思想政治课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寻找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中。 重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非对传统教学手段全盘否定。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其使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对信息技术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要加以正确认识,防止走极端,不应该“一刀切”,要反对“惟计算机论”。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手段的作用真正实现最大化,从而更好地使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6)杜绝虚浮 重视实用性 先进的教育技术是为教学思想、教育目标服务的,确定网络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学相协调,不能为一味追求网络技术而忽视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为网络而网络,变得华而不实,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要把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发与应用有机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避免将其作为装点门面的摆设,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化,使其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服务。 3、共商对策 发展完善 思想政治网站的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一些问题需要学校、学科教研组、同行共同思考、商讨、解决、使之不断发展、完善。 (1)设施配置需要齐全 要配备性能符合要求的数字化硬件环境,较高速度的宽带网、校园网、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其他的辅助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网E拍)、扫描仪、学科教育教研资料。同时还需要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 (2)信息素养需要提高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必须建立在提高全国师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首先在于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注意网络安全。 同时要提高学生的网络素质,要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搜集、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播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遵守网络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免疫力,提高鉴别力。 (3)网站运作需要协作 网站的开发和运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本教研组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做到“骨干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出力量、中年教师谋方案、老教师把方向”。 (4)情感交流需要加强 良好的学习情景和认知心理是激发学生积极应用学习网站、主动参与探索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因素。在政治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应用中,要重视情感交流,要加强小组协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语言对话、情感交流,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发政治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网络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领域,它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时空的拓展,信息工具的广泛利用。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需要广大政治教师的积极实践和大胆探索,需要所有同行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合作,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1、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 2、胡兴松 《网络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 3、吴熙龙 《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构建》 4、朱丰梅 《网络环境中运用构建理论教学之我见》(罗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