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用心创建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9-03-31  点击:4279 

用心创建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

长汀一中  李晓燕

 

在学校里,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面。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混乱和风气不正的班级可以成为一个染缸。所以生活在什么样的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一生。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班级。建设好班集体对于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项艰巨复杂、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我认为班主任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用心,其次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些年的班主任心路历程使我认识到: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还在于培养天天有进步的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用心创建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促使学生天天进步、全面发展。

 一、首先要用心。

我想无论做什么事,随随便便去做和用心去做结果肯定相差很大。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就一定要用心。每位班主任都应该要有五个心: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宽容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班主任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所以说,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心。老师不能用成人成熟的心态,苛责孩子们天真的想法和无拘无束的行为;而应用满腔的热忱唤起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熏陶稚嫩的心灵,开启虚掩着的心扉,致力于创造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在对待和化解学生过失的问题上,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它的宗旨是发现,是引导,是保护,是激励,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学生。对学生的宽容应当是柔于刚、宽与严、情于理正面教育与纪律管理、表扬与惩罚的有机结合与相互平衡。

二、要讲究方式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从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经验+交流+反思=成功!以下是我领悟到的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

第一、全面了解学生、制定共同的班级目标。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这一点对刚接班的班主任来说,特别重要。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此前提下,就应该着手制定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理想、追求和希望达到的成果,也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第二、选拔和培养班级核心。

我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思想。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并由他们担任班的班干部,组成集体的核心。这样才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学生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因此,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部分,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对于班干部的选拔,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选拔出班干部后,班主任还应对他们进行培养。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要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克服,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尽管班级里的人员是固定的,但几十个学生每天都可以遇到新问题,发生新情况。开学之初的条条框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情况,所以,班主任要随时了解情况,发现新问题。如果在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后,便放手不管,一曝十寒,很可能丧失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使班级工作走向被动。只有了解我们的学生,才会使我们的决策更加合理,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我建议至少每月召开一次班委会,广泛的听取他们的建议,及时地完善自己的工作。

第三、形成班级的正确舆论,培养良好的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正确引导舆论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班级正确舆论给个人提出了班级规范和行为要求,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工作,起到约束或管理学生的作用。所谓舆论,就是在班上占优势的,为多数同学所赞成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表扬与批评等方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每个同学的言行。在一个班里,有了正确的舆论,就会形成正确的言论,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管的可喜局面。为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培养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那么,如何培养班级的正确舆论呢?我认为在新班级形成之时,比如初一的时候,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具体化、情景化,作为班级管理的依据和追求目标。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日记、学生的周记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树立好榜样。通过以上多层次的措施的实施,班级的正确舆论一定会树立起来,一个良好的班风一定会形成。心理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判断标准时,人往往产生从众行为。

第四、培养优良的学风和班风。

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班主任应从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入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乐意和班主任配合,共同搞好班风建设。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纪律是最直接影响班级建设的因素,没有良好的纪律保证,就不会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班风形成。班主任应该在一开学就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比如课前预习、课堂纪律、作业要求、自习纪律等,学生就会明辨是非,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通过班主任的监督,使学生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性格、命运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采取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对班上出现的好品质和风尚,在同学中表扬、宣传、扩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对于班内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早的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对学生做到勤抓,勤管。再次,应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我经常发掘班里的积极因素,对同学加以表扬鼓励。班里的事情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走,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

第五、积极开展活动。

活动是实施教育的有效形式途径。我与班委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目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里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工制作比赛、创新作文比赛等等。还有,就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在校运会上,尽管我班缺乏体育人才,但经过全班同学齐心协力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又如在艺术节上、元旦晚会中,我始终以抓活动为振奋班级士气为突破口,把活动作为班级凝聚力的增长要素,要求每一位学生尽心尽力为班级荣誉而奋斗。每次活动之后,班里肯定会涌现一批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绘画之星等。此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及时在班里宣传。班主任可以和班委商量,在班里创设一个地方展现他们的精彩瞬间。比如我班参加校文艺节,获奖的两个节目,我先用数码相机拍下照片,然后用电脑将他们的照片设计成好看的画面,最后由班委再次装饰好,贴在班里。这样不仅参加的学生由自豪感,其他学生也可以耳濡目染,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全面发展。事实上,好的活动结果给学生带来了好的影响,学生们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对班级凝聚力的产生和加强起催化作用。

总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做到心中有爱、脑中有创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就能在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实现自身价值!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