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吕福福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02-22  点击:1243 

  提高偶发事件处理技能  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长汀一中  吕福福

 

    偶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预料之外的矛盾冲突,例如打架、争吵、意外受伤,课堂纠纷等等。如果能及时处理好,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对大家都具有教育意义。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事态加剧严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在当前创建平安校园、平安班级的活动中,处理好偶发事件,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人就谈谈在班级处理偶发事件的一些方法:

一、处理偶发事件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表现为一种需要,心态正常的人都有这种需要,中学生的外部自尊表现尤为明显,容不得别人轻易侵犯。事件发生后,责任者往往往是受批评的对象,其自尊心也处于受威胁的状态。此时,如果一昧求严而置其自尊心不顾,往往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要结合学生实际做到①耐心帮助责任者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并认识到后果的危害;②鼓励责任者鼓起承担责任的勇气,进行自我检查,反思;③启发责任者自我教育。如果有些非需要当众批评不可,也要在措词上要注意分寸,让学生感到“面子”还没失尽,老师严中有爱。

小邱同学外向活泼,但有一缺点就是喜欢根据别人的外在特征给别人取外号,有一次给别人起外号时引起了双方的纠纷,甚至到了动武的地步。我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我找到了小邱同学,小邱很紧张,认为要受到狂风暴雨般的批评,看到这种情况后,我并未直截了当地对他批评,而是先表扬了他一番,表扬他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强,能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概括说明。这时,小邱的心理防线开始缓下来了,我趁势让他分析了这次纠纷的整个过程,然后给他点出事态发生的原因,以及如果没及时调解会产生什么后果。让他认识清楚,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是自己,因此要勇于承担这次事故的责任,进而继续引导分析,这次取外号纠纷只是其中的一次教训,如果继续给别人取外号后面的麻烦可能还会更多。该同学通过教育,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在一次班会课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这个错误,请大家共同监督,而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对小邱的这次教育,如果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批评他不该给别人取外号,要承担全部责任,其效果必然会不佳,而通过谈话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觉得没被老师批评,从而既解决了问题,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处理偶发事件要公平,以事实为依据

在学生心目中,公平的老师是最伟大的老师,要做到公平,首先要善于调查研究,绝不能凭经验主观论断。

班上一位优秀生小王与一个学困生小赖打起来了,学生报告后,我先向班上其他同学了解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后,我先找了学困生小赖,先让他说说这事的经过,小赖同学虽是学困生,但人也较诚实,他觉得很委屈,在他的印象中他与别人的纠纷,不管是对还是错,老师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一通,这次他也是这样想的,经过开导,他说清了事情的经过,经取证后发现原来是优秀生小王说了一些很伤他自尊的事,他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于是产生了纠纷。我安慰了他,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也有错,可不与他纠纷,报老师来解决。后来我找到了小王,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话时要注意分寸,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小王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小赖作了真诚的道谦。根据调查取证解决了这次纠纷,学生也认识到老师不会“偏心眼”,做事是比较公平公正的,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在处理这样的事件中,即使偶尔有一次处理不公平,也会被学生看作是“偏心眼”的老师。

三、处理偶发事件时不能居高临下

意外的矛盾冲突,有时会发生在师生之间。对于师生间的冲突,不管谁对谁错,以我个人的角度,我会尽量去维护教师。这也许对学生会不公平,但作为老师我又是这样认为:如果是学生的错,老师本身要沉着,冷静,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而不能为维护自身的尊严而凭借职业权势地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终生难以抚平的创伤;如果是老师的责任,要勇于在学生面前解剖自己,这只能使学生更为敬意。

四、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善于运用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发掘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是“两点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要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或限制消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爱睡懒觉的小刘同学今天又迟到了,满头大汗地冲进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此我抓住时机说:“请大家安静,不要笑,小刘跑得满头大汗,说明他根本不愿意迟到,还有进取心,让我们为他的进取心鼓鼓劲吧”!话音刚落一片掌声,小刘同学羞愧之余又感动,从此他几乎没迟到过。

五、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及时把握建立教师威信和感召力

如果事件处理得恰当、及时、艺术,不仅可使学生受到教育,也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强感召力,这些反过来又成为转化学生的特殊而又强大的教育力量。

高三总复习期间,班上小郑花了五百多元买了一部学习机,放在教室的抽屉,大家看了都觉得很漂亮很好用,第二天早读课小郑报告说学习机不见了,很着急,也很生气,班上的同学也在议论纷纷,要求查出并严惩小偷,很多同学还提供了一些证据,经分析,应为本班同学所为,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复习,缩小该事的负面影响,我决定今天内先自己查,查不出再报保卫科,于是我在班上宣布:小郑有一学习机大家都知道,昨天晚上让某位同学借去用了,现在复习期间,小郑自己也要用,在今天之内把学习机还给人家,如果超过今天没还,明天我就报保卫科来调查,刚才大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证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查出的,一旦查出,那么该同学就会颜面扫地,终身都可能抬不起头,在班上也没法呆下去,高考在即,请不要为一些身外之物动心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我重点强调了查出后的严重后果,经过一天的思想斗争,第二天早读课小郑惊喜地发现,学习机又回到他的桌上。这时大家议论纷纷,于是我又在班上表扬了某同学借东西能按时还、守信,但也强调以后借东西要经得主人的同意,否则就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企图。现在学习机已回到了主人的身上,我们的目的已实现,现在复习紧张、希望大家不要相互猜疑,这件事到此结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平息了影响,又为某个同学挽回了不必要的影响,在解决这件事中,又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和感召力。

六、加强偶发事件处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作为老师要有较强的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但是事件发生时,教师未必就在场,有些突发事件存在紧迫性,来不及等班主任到场就要处理好,因此还需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并增强处理能力。

女同学小邓患有癫痫病,父母在外地工作,自己和外婆在家,初中时曾经发生过,其父母带她去医治后,四年来一直无事,以为已治疗好,总复习期间,有一天晚自习放学后,该同学独自回家,在未出校门时,她就感到似乎要发病的预感,于是马上跑回教室,结果一进教室就倒地抽搐,不省人事,幸好班上还有很多同学,及时发现,马上拔了“120”请求救护车到校,同时也通知我赶快到场,当我到时,救护车已把她送到医疗 。事后,我表扬了学生们在处理这件事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为病人的治疗争取到了时间,同时也要求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一些不必要事件的发生,如果自己有预感而又解决不了,就得寻求别人的帮助。

    一个班级人数较多,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只要我们沉着冷静地面对,公平、公正地处理,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圆满解决,从而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