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总体工作要点,以学校中心工作为出发点,走创新教研之路,走教研改革之路,为学校的和谐持续发展添加推动力。抓好教研组的工作职能,抓实备课组的常规管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课堂模式;搭建教师总结反思的平台,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思路与目标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组织形式,以课堂为立足点,以教研活动与课题为载体,形成各学科特色鲜明的教研主题,同时力争在制度管理上取得经验,在课改研究上有所突破,使先进的教学模式大面积移入推进,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与备课组管理
1、教研组教研活动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教研组在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实体地位,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使教研组成为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阵地。活动务必做到“三落实、两固定”,即计划、组织、内容落实,地点、时间固定。
2、结合校本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研究能力。活动中要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把每一次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探索课组织好,要落到实处,切忌走过场。对青年教师着力推行“说课、教课、评课”的教研模式。鼓励他们多参与交流活动,帮助其迅速成长。
3、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做有益尝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科组内教师本学期每人出1节组内公开课,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出至少两节校级公开课,本组成员要为讲课教师评课,而且要做好评课记录。
4、配合教务处做实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二)课堂教学研究
1、以课改为契机,逐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编制教学计划,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要求教师每学期末要有一篇教学反思。结合月考和期中或阶段性考试,总结与反思本学期课堂教学模式,与外地先进的经验的课堂结构相比有那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开展常规教学交流和反思教学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开放自己的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相互听课,课后要互动沟通与切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按章节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同伴互助和调研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包括:课堂实施、课堂效率、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教学氛围、教学环境、教学节奏、教学机智等方面的研究。都要有全面的总结和回望。目的是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3、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普及,给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局域网资源共享的作用,实现网上教研。网上教研的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思想观念;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论文交流等。
4、筹备本学年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以总结反思第一轮新课程实验工作为主题,要求每位老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研室组织评奖,并把获奖论文汇编成集。
(三)课题研究管理
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开展教学科研与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分层推进,形成多级课题网络;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加强内外交流与辐射,及时捕捉、归档课题材料,注重过程,注重资源共享,确保课题研究良性发展;力争国家级省级课题再出成果。
1、大力推进“校本科研”
每个学科都要有自己的小课题,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组织各年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学科的内容特点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研究。课题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力求短、小、精、快,用一学期的时间能够完成,到期末要拿出成果。
2、落实课题实验方案,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整合,突出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科研要降低研究重心,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倡导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要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以改变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研室积极邀请上级教研部门领导来校进行教科研指导交流。广泛搜集并及时获取教科研相关信息,为教师的教科研做好服务工作。
(四)理论学习(学习计划另行制订)
1、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教师素质提高、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实际合理选材,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全方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研和教育教学实践。教研室定期编印《长汀一中校本培训学习材料》。
3、完善理论学习的组织管理与检查,倡导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相结合,抓好落实,使理论学习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动力。
(五)队伍建设
1、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根据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周期和主要措施。建议学校领导进行跟踪听课,从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通过执教观摩课、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使其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2、继续落实“师徒结对方案”。加强对教学新秀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骨干教师的一些交流活动,多寻找一些学习的机会,多承担一份教学改革的重任,帮助他们迅速成长。
3、继续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带动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责任到人,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成名成家。创设比、学、赶、帮,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协作中成长。
(六)其它工作
1、组织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1)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
(2)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福建省中学生机器人大赛。
2、在高一高二年段开设选修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