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务处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务处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实验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狠抓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一、工作思路
按照学校提出“思想上要有活力、为人上要有合力、工作上要有内驱力、作风上要有感染力”的四有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着力抓好新课程实验、高三毕业班管理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以精细化教学管理,促整体性提高。
二、工作目标
1、传承2007、2008,续写2009高考的辉煌。
2、学业基础会考达到或超过一级达标校要求。
3、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4、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5、完善教学管理和考评激励机制。
三、工作要点
(一)着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面对规范津补贴发放,规范办学行为,不准节假日和周末补课的新形势,要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关键在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益。要重点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本学期要以“轻负担高质量、构建和谐课堂”为主题,以学科导师团师徒同题教学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1、教务处、教研室共同制订“轻负担高质量、构建和谐课堂”主题活动方案。
2、编印有关学习资料,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付诸行动。
3、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观摩研讨课听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要制订活动计划。
4、以学科导师团为载体,师徒结对共同研究,开展师徒同题教学竞赛评比活动,促进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
5、总结表彰。
(二)全方位做好高三毕业班工作
高三毕业班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高考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务处和各教研组要积极主动加强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和指导,全心全意为毕业班提供支持和服务。全面落实2009届高三毕业班复习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安排,注重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
1、组织协调安排好高三毕业班的各种重要考试,及时做好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与交流。
(1)2月12日~13日三校联考。
(2)3月5日—7日龙岩市单科质检。
(3)4月5日—6日省3+x质检。
(4)5月8日—9日龙岩市3+x质检。
(5)5月底模拟考
2、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调研,定期开展学情调查,召开高三学生座谈会,组织毕业班的听课评课活动,全面掌握总复习学科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毕业班管理和学科教学。确定3月份为毕业班听课月活动,安排示范课与随堂听课相结合。4月—5月安排各学科基础过关竞赛活动。
3、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复习资料及外地试题,充分利用北京英才苑网站以及高考资源网资源,关注福州、泉州、厦门等地信息和质检试题。
4、加强文科班工作、尖子生培养和特长生工作。
5、强化高三备课组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1)各备课组要进一步增强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科学安排第二轮总复习,认真研究高考规律和命题方向。
(2)各备课组要落实好晚自习最后一节课的学科限时训练(周考),并做好批改与讲评。
(3)各备课组要加强总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改进和活化教学方法,提高总复习效率。
(4)各备课组要精选练习资料,控制印刷量,努力做到精选、精练、精讲,合理安排周考、周练,注重单元过关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注重“考后一百分”的工作,注重作业检查与批改。
(5)各备课组要落实结对子帮扶工作,加强学习方法、考试方法的指导,做好学生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
(三)以精细化教学管理,促全面教学质量提升
1、落实《长汀一中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备课、听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等环节的教学常规要求,增强听、评课的力度,增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增强批改作业的力度。特别是,面对新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又取消周末补课的严峻形势,全体老师更要在充分备好课,优化教学设计,高质量上好每一节课上下足功夫。
2、加大教学常规督查落实力度,重点督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上课、改作、学科帮扶、教案等环节,行政干部、教研组长、年段长要加强随堂听课,教务处、教研室要加强教案抽查、作业抽查和学情调查,做好常规检查的记录和通报,建立常规检查档案。通过检查评选,举办教师优秀教案展示,学生优秀笔记本展示、改错本展示以及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3、主动介入、积极指导各年段的教学管理。落实高一、高二年段的单元过关工作,协调好高一、高二年段的月考、半期考和期末考,协调好教学资料的选用。
4、合理控制各学科练习印刷量。
5、明确教学管理方向,从以下方面找突破:从学生管理上找突破,从备课思路上找突破,从有效课堂上找突破,从智慧与勤奋上找突破,从尖子生和临界生管理上找突破。
(四)全面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1、认真总结和反思近三年来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科学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选修Ⅱ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2、认真研究各学科高考《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保证首届新课程高考取得成功。
3、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将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制度化,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4、进一步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开展教师业务考评活动。
5、提高模块教学质量,改善模块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管理,做好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
6、总结选修Ⅱ走班教学以及高一、高二年级体育课程走班教学的经验,加强选课指导,进一步优化走班教学的管理,提高实效。
7、认真做好高一、高二的新课程学业基础会考工作。
8、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块、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倡把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作校本课题来研究,立足校本,通过教科研活动带动课堂教学改革及课堂效率的提高。
(五)其它工作
1、加强学籍管理,实行管理电子化。
2、加强图书馆管理,按照“省级示范图书馆”的要求,添置图书资料和设备,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强化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3、进一步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工作,抓好特长生培养。
4、加强教务处自身建设。
5、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开展“绿色学校”、“文明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