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工作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的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全局,落实学校提出的“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重点
1、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文明一中人”系列教育之十七——“肩负国家复兴神圣使命,承载学校发展兴衰荣辱”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各班级要召开“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主题班会,明确学生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学校发展荣辱兴衰、国家复兴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
2、开展“我是社区文明人,我是家庭小主人,我是校园好学生”主题德育活动,实施做人教育,摆正成才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以“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为理念。倡导学生“十讲”,即语言上讲文明,行为上讲规范,学习上讲刻苦,生活中讲卫生,活动中讲合作,集体中讲团结,待人上讲礼貌,处事上讲谦让,校内讲节约,时时处处讲安全;培养学生“十个道德好习惯”,即微笑待人,每天为父母做事,主动打招呼,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按规章办事,说了就要努力做到,用好每一分钱,集体的事一起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3、高三毕业班要大力开展前途理想教育,同时要开展危机意识教育。由于高中扩容,而大学招生人数渐趋稳定,毕业班的同学要有危机意识,要挖掘潜能,勤奋学习,力争考上理想大学。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常规管理。年段、班级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坚持实施“班级月考评”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老师值周制度、学生工作处常规抽查制度,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形成良好校风、学风提供保证。
5、坚持开展升旗仪式节日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班级主题黑板报竞赛。(方案另行制订)
6、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我校承担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要加强实践探索上升理论。
7、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深化我校办学特色“三红教育”。坚持师生结对子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教育网络,做好创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的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以9月3日“天安门国旗传递和校园文化示范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2、制定实施“肩负国家复兴神圣使命,承载学校发展兴衰荣辱”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3、高一新生军训。组建新的升旗仪式队伍。
4、制定新学期学生工作处工作计划,各年段、班级制定工作计划。
5、各班级布置教室,各年段布置活动室,开展常规大检查。
6、组织高一新生学习、落实《长汀一中学生德育读本》,并组织抽查测试。
7、开展庆祝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活动,主题:尊师重教,为人师表,表彰上学年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
8、高一年段建立家长学校,其他年段继续办好家长学校。
9、班级月考评工作、学生自主管理、内宿生工作、女生工作、校园午间公益劳动开始实施。
十月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和做人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开阔政治视野。
2、开展“我是社区文明人,我是家庭小主人,我是校园好学生”主题德育教育活动。
3、庆祝建国57周年,开展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教育,出一期国庆黑板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4、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课题的实践研究。
5、举办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6、各年段开展“三红”教育。
7、组织学生干部培训。
十一月份:加强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落实,加强安全教育。
1、做好半期德育工作总结,落实老师全员参与德育,师生挂钩结对子工作,转化后进生工作。
2、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加强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教育。
3、各年段召开女生工作、生活指导会。
4、继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教职工、文明楼院评比,推进我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创福建省示范高中工作。
5、高一、二年级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开展活动。
十二月份:学生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基础道德素质
1、各年段开展学生思想品德主题教育,主题为:
高一:遵纪守法、团结友善、谦逊勤敏
高二:明礼诚信、公正守信、和乐助人
高三: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立志成才
2、举行德育工作研讨会。
3、美化环境,绿化校园,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争创省绿色学校。
4、协助开展科技节活动。
一月份:学生操行评价和期末工作
1、深化对学生操行评价的改革,酝酿对班主任工作学年评价的改革。
2、期末班级工作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