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探索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
二、工作目标
突出“一个提升”,实现“一个突破”,落实“两个重点”。
一个提升:提升“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将办学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教研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中,优化硬件设施,强化软件要求,争创示范高中,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一个突破:力争2007年高考质和量均有较大突破:1、上清华、北大及前十所名牌大学的人数有突破。2、应届本科一、本科二上线人数或上线率列全市同类学校前茅(争三保四)。力争应届往届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000人,列全市前茅。经过广泛讨论,对今年高考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措施,制定学校2007届高三复习迎考工作方案:做到“四加强”,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准确把握教学基准点,落实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管理和辅导工作;加强发挥团队作用为核心的备课组工作;加强以优质服务为中心的内宿生管理工作。科学安排复习迎考三阶段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处室、年段、教研组互相协调支持,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力争2007年高考上新台阶,创佳绩。
两个重点:1、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大胆探索,加大对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考评力度,激活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形成做实事、做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组成学校督查小组,每月通报反馈。2、积极稳妥实施新课程改革,科学设置新课程,合理、有序安排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分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制度。重抓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凝聚集体智慧,开好局,起好步,走大步,在这新的起跑线上抢占有利位置。
三、工作要点
(一)以新课程理论为重点,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突出学习新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利用全校教工大会、教研组会、备课组会,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健全学习规章制度,抓好学习考勤工作。
(二)突出“三红”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突出“三红”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创佳绩”活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办好第十四届体育节和第十四届科技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德育队伍建设的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全员参与德育工作。抓好安全综治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改进校园公益劳动,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绿色学校”。用好用活德育校本课程《长汀一中学生德育读本》。改革学生评价办法,完善班级考评制度。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坚持办好“业余党校”,做好优秀学员的入党工作。坚持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开展“三助”(助老、助残、助困)活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向各级模范教师学习的教育活动。继续实行导师制,发挥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认真落实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结对子四项要求,突出双向互动。落实《长汀一中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落实《长汀一中优秀专业人才管理若干规定》、《长汀一中各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梯度管理暂行规定》和《长汀一中选拔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实施细则》,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落实《长汀一中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试行方案》,继续优化对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争取更多的高级别科研课题立项,出成果,发表交流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
(四)强化常规管理,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学分管理,构建新课程体系。落实《长汀一中教研组、备课组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推动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工作创优争先。完善高三终结性考评和高一、高二过程性管理制度,完善高一、高二教师踏步培养、高三教师任用的实施办法。教研教改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立足校本科研,完善国家、省、市、校多层次的教研教改网络体系,加强对各级教研教改课题的管理,落实奖励措施。加大学科竞赛辅导力度,总结经验,争取更好成绩。进一步推动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和整合水平。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图书馆、实验室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尖子生”与“特长生”管理培养模式,取得新成效。
(五)其他工作
1、进一步做好学校档案工作和相关保密工作。
2、加大校园美化、绿化、香化力度,提高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3、行政后勤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学校财产管理,落实责任制。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