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工作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常规养成教育,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整体化,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天安门国旗传递活动和校园交流开放日示范活动”为契机,开展第三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2007年9月3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确定在我校举行天安门国旗传递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省、市、县领导和2000左右师生参加了活动。仪式结束后,在我校开展“校园交流示范日活动”,举行了6场主题团日活动,22场主题班会,高三6个班级组织参观了革命旧址,高一年段举办了“三红”教育报告会,校文艺队排练舞蹈“十送红军”,举行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三红”教育图片展示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黑板报比赛。这次活动,规格高,隆重、热烈、有序,赢得广泛好评,《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6日,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二、以“肩负国家复兴神圣使命,承载学校兴衰荣辱”为主题,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校各班开展了“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等主题班会。开展了主题观摩班会比赛,获优秀奖班级为:高一:10班、5班、1班;高二:7班、6班、12班、14班;高三:5班、14班、4班。
三、德育研究方面:一、积极开展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的研究,制定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认定方案。有5位老师关于新课程德育工作的论文校级获奖。二、组织德育论文评选,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4篇,汇编成《润物细无声》第三期,并召开了2006—2007学年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
四、继续开展升旗仪式主题教育活动,获奖学生如下:高一年段,一等奖:袁如君(8)、钟金玲(5)、黄嘉珺(10);二等奖:黄宗仁(15)、陈雪(4)、袁凤(12);三等奖:戴铭辰(6)、易清(1)、涂晓华(8)。
开展了5次班级主题黑板报比赛,综合获奖名单如下:
年段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高一(A) |
5班、6班 |
4班、7班 |
2班、8班 |
高一(B) |
14班 |
15班、16班 |
10班、11班、12班 |
高二(A) |
8班 |
1班、9班 |
4班、5班、6班 |
高二(B) |
18班 |
10班、11班、17班 |
12班、15班、16班 |
高三(A) |
9班 |
5班、8班 |
4班、7班、6班 |
高三(B) |
10班 |
15班、16班 |
13班、14班、11班 |
五、“三红”教育:一、2006年12月24日组织高一年段学生,参观福建省苏旧址和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并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把它当作学分认定的依据之一。二、组织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比赛,评出优秀征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8篇,汇编为文集—《不朽的长征精神》。
六、常规养成教育抓紧抓实,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一、暑期配合高三年段军训,组织了高一年段军训,达到预期目标;二、继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工作月考评”,午间公益劳动,保证常规落实,校园干净整洁。通过抽查方式拟好升旗仪式教育。三、组织高一、高二年段全体同学,参加了龙岩市委文明办举办的“细节见形象,文明大家评”活动,评出十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并予公布。四、内宿工作,克服宿舍紧张,床位不够的困难,解决了内宿生住宿。加强了对内宿管理。五、组织了高一年段《长汀一中德育读本》抽查考试。
七、年段特色:高三年段教育教学抓得紧、抓得实,前途理想教育、家校联系做得好,出刊《人生感悟》小报颇具特色;高二年段常规落实实在,注重心理健康辅导,防学生分化;高一年段落实常规,注重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探索。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如: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怎样加强我们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工作的途径怎样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常规养成教育怎样才能更落实;内宿工作要怎样做得更好等等,这些问题尚待我们拿出更有力的措施。
下学期德育工作的初步打算:开展“抓紧抓实德育常规,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各班级采取措施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圆满完成学校高考、会考、高一新课程学习任务;继续开展“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探索;强化落实常规养成教育;加强内宿生检查、评比、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让学生迈好青春门,有一个难忘的中学时代;各年段、班级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创造自己年段、班级的特色;要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等等。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