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浅谈英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09-18  点击:1249 

浅谈英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长汀一中  吴卫蓉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已成共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这一指导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张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和亲自实践;教师应对课堂时间和空间作有效控制,使思维活动贯穿阅读过程始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向交际能力转化,从而达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发掘语言文化内涵

素质教育提倡“减负”。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寓教于乐,化“难”,“易”,化“苦”为“乐”;教师立足于“乐”去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教学。

1、创设运用语言的情景,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愿望。如:坚持课前5分钟Free talk,形式求新,内容不限。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思想,使语言自然融于真实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印象,提高了听说能力。学生获得语言实践创造美的乐趣,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学习热情。

2、经常进行情景模拟交际训练,如角色表演、采访等。学了The necklace, 让学生表演短剧:学Telephone后,学生表演打电话,学以致用;学Earthquakes后,进行新闻采访。学生们参与意识强烈,兴趣激增,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得到大量的语言实践,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听说能力。

3、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进行直观教学。这增加了课堂语言实践的广度、密度,视听结合,加深印象。如莎翁的十四行诗,通过多媒体为其配上声画,使异国文化显出其独特魅力。多给予学生品尝原汁原味英语的机会,如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说词“I have a dream”;风靡全球的Titanic中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等,让学生感悟音律之美及英语语音语调之美。语言知识变得丰满、立体具有实效性,学习由负担成为学生主动的渴求与探索,这无疑使英语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二、分类集中整体教学

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为主干,以单元教学内容为脉络,摆脱逐课呈现的限制,将单元内容整体化、灵活化,即将每一单元的语音、词汇、句子、语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1、语音、词汇基础教学。依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对一单元的语音、词汇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乏味,注重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认读单词,然后就本单元的个别词性、词义、词的数及各种词的构成进行延伸,还可利用口头形式进行造句游戏。最后利用一点时间就练习册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这种课快节奏、高密度并穿插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去思维,锻炼记忆力、反应力和归纳能力。

2、语法讲练课教学。对于语法教学,采取“语法提示、集中教学”办法,可就一单元或一学期出现的语法项目进行集中讲授,方式上采用讲练结合。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一定的语言、语法知识对流利口语的形成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项语法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视具体情况,并不是每单元都要进行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在讲练过程要与品评教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学好语法是更好地为口语交际服务,语法教学要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必须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思维去找出事物的本质,不但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容易。

三、语篇整体教学

SEFC语篇教学为基点,探讨一种切合课堂教学实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素质的语篇整体教学模式。

1、联旧引新,铺垫搭桥,自然导入新课。

教师应在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认知的主动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如教Country Music时,我利用多媒体。配上世界著名歌星John Denver的歌曲“Country Road”优美、恬静的乡村美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不自禁跟唱,随着音乐推出主题“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sunshine, laughing, walking in the beauty of the country, friends and music.”由它衔接而导入新课。

2、表层分析

①向导性问题: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心内容和梗概,建立初步的全文语义图象,帮助学生构建“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Eg.In order to feed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n the limited farmland,how can we manage to supply them?

We should find ways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What ways can you find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然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此时进入课文,效果较佳。

②细节问题:学生快速阅读整篇课文,老师可通过图表或what,who,when,why,how等提问,帮助学生明确课文大意,掌握课文结构,理清脉络。表格的设计,一是便于学生复述课文;二是在下一环节中,给学生独立分析篇章层次和细节,提供范例。

3、深层理解。

在捕捉表层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精读课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的问题(True or False statements,multiple choices),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传递的信息,凭自己的经验去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文章隐义等。这是一种合乎逻辑和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信息的思维推理活动。

4、整体评价

设计此类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后的语言输出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集合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和经验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发挥学生合理性想象,培养其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也是阅读交际化的重要过程,并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show us?

           What will happen if we go on increasing the population?

这些问题既不拘泥于课文,也不游离于主题之外,加深和拓宽了学生对课文主要话题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和确切。

四、坚持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教学相结合

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使语音语法正确、词汇丰富,与英美人交际时,肯定会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隔阂、误解和摩擦。因此,我在外语教学工作中,把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所学外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努力做到: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让学生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如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学唱英语歌曲;制作节日贺卡;交英语笔友;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拓展阅读时空

新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范本,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应与时代外语教学发展保持同步,把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方向。教师需要不断采集具有时代鲜活力的语言信息资料,引入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的习惯都需要相应书籍阅读的文化积淀,才能厚积薄发,广泛博学,给人以理性思考的空间。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与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求新的创造能力。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