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浅谈如何使用英语新课标教材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09-18  点击:1313 

浅谈如何使用英语新课标教材

长汀一中    李培河

 

【文章摘要】文章着重陈述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以及在这个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作为外语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切实调整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新教材那就必须有一个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和特点,给自己的教学和教育进行有效的定位;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外,还进行必要的思想情感的教育,以及必不能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理论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

【关键词】新教材特点、自身素质、新理念、新思路、综合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而编写的。其特点如下:

1、整套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  情感的教育。

2、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3、每个单元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了听、说、读、写的活动,在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时,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某个项目。

4、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了系统的安排,循序渐进,循环反复,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5、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帮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许多综合性练习,任务型活动和项目需要学生观察,发现,探索,研究,动手实践,集体合作,课内外结合才能完成。这些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其创造性提供了较多的空间。

6、注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发展学习策略。

7、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8、注意渗透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使教材具有学科融合性和拓展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思想。倡导的是师生的共同协助,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学准备中教师的备课研究课本也需要学生的参与。新教材更要求师生共同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探究学习。

使用新教材,那么就不能走老路,必须有一个新的理念,新的思路。那就是说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运用就变得十分重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年复一年地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甚至有些教师仍然用旧方法教授新教材。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话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任务。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另外则要从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要定位准确。这一点尤其重要,离开了具体环境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是教不好的。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崭新的体验。比如在教学高二Unit 7 Living with disease中,由于是在农村,结合实际,学生对于爱滋病不是很了解,在农村也缺乏对爱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多媒体专门给学生上了一课,让学生具体了解了什么是爱滋病,爱滋病的症状(用图片的形式具体的展示),爱滋病传播的途径,以及如何预防爱滋病等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了爱滋病的宣传,让学生对于爱滋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刚好课文也是在121爱滋病日之前上的,所以也让学生了解了从1988年以来World Earth Day的主题,教育学生应该共同参与来预防爱滋病,相互关爱,帮助和关心爱滋病人,尤其是那些和他们同龄的无辜的孩子。第二堂课又对爱滋病教育作了一个小测试,发现学生基本能够了解爱滋病,而且对于爱滋病也有一个明确正确的态度,那么我的宣传教育也就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

除了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当然必不能少的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均提出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方面的综合发展。

我们必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外语教学就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尽量避免满堂灌的做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对于比较抽象的课文就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使之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有效学习;就像上面提到的学习Unit 7这个单元,利用多媒体,那么学生对于爱滋病的了解就是一个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了。对于有些课文我们也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突出运用,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教学之中,在课堂上唱主角,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学会主动发展;比如在学习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这一课时,在学过课文之后,学生对于霍金就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那么就可以创设这么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来扮演Stephen Hawking,另外一个作为学生记者,两人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这样不但让学生锻炼了胆量,同时也是练习口语的一个好机会。对老师来说,也可以知道学生到底通过学习有没有掌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教育:No matter what difficulty we meet with, we should face it actively. 再者第二课堂丰富多彩。朗诵、书法比赛、影视欣赏、阅报读刊以及国际交流等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阅读上面,我充分结合了时事,教学生进行课外的时文阅读。比如神六升天了,那么第二天就马上发一篇阅读给学生,让学生即时了解世界或我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再如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刚诞生的时候,我也发下一篇材料,并附上了五福的照片,学生对此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兴致很高。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对于学习也就更自觉了,学习英语的劲头也就更高了。这也同时扩展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也是对素质教育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那么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是否就意味着你就能很好的把握新教材了呢?不然,我认为,虽然新教材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不足。其一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而课时数不增反减,这无疑会让教师感到教学相当匆忙,多数教师经常是带着不踏实的感觉结束了一个又一个单元的教学。我们都知道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也加大了阅读量,注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就更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靠补充课外材料来强化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更应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课时有限,我们才更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中的阅读教材部分精泛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教学中的那种紧迫感和对教学效果的不踏实感才能得以解脱。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到精泛有序,这样可以缓解因平均使力带来的匆忙,也会使教学内容有增无减,从而大大加大了学生的语言实践量;二是要做到让知识在精泛教学中得以系统化, 也就是说,先通过精读材料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随后启发学生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让学生在泛读教学中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除了以上两点,其实有时间还可以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采取挑选的形式,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实际,挑选一部分内容,或者把内容作适时的变动或改动,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Unit 8 First Aid的时候,本单元主要就是为了学生掌握一些实际的急救方法,但是文章的方法就显得过于粗略,使得我们很难进行实际的操作,所以我就采用了课外一篇文章,First Aid For Burns,让学生对于烧伤或烫伤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知道烧伤或烫伤分不同的层次,而且不同层次有不同急救的方法,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急救有具体的方法,使得知识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其二新教材忽视了语法知识的系统归纳,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紊乱,语法框架欠缺。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老师也能克服。比如在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了初步感知后可及时进行系统归纳,再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巩固和扩展,切不要在几个单元之后才进行总的复习。

然而这都不是主流,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英语新教材,真正将课改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优良之处,扬长避短,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在这个崭新的21世纪,我们要妥善处理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对理论进一步深化,从而使人们的认识不断螺旋式地上升。所以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制约作用,必须结合中国人学外语的特点,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加以改造和取舍。既不以新贬旧,又不照搬套用,既重学习借鉴,又重灵活创造。本着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为纲这个原则,努力做到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用实际行动描绘新世纪英语基础教育的美好蓝图!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