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初探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8-10-10  点击:2228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初探

 

长汀一中  吴晓燕

 

只会说家乡话,难以走出家门!只会说中国话,无法面对世界!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信息近 80% 是由英语承载,许多技术性质和科学性质文献资料都是采用英文书写;不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阅读理解都占着一个比较大的份量。这也是英语考试中考生拉分较大的题型之一。阅读理解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高级阶段,因此对考生的要求较高,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短时快速阅读能力, 并且还要具有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大多考生都比较畏惧阅读理解。若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问卷调查

2008年第二学期,笔者对所任教的高一(5)(6)班的全部学生(共计102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有二:1 了解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因素。2 了解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成败和得失,以便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更好方法。

调查问卷

1. 英语学习过程中,你对英语阅读    

A.非常感兴趣 B. 兴趣一般  C. 不感兴趣  D 厌恶

2. 你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目的    

A.为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如:看懂英语报刊或书籍

B.考试的需要,攻克“阅读理解”题

C.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D.不知道

3.英语阅读过程中,你认为最大的障碍是    

A.生词        B.句式       C.语法      D.篇章

4.阅读训练时,你处理语篇中生词的方法    

A.逢生词必查字典   B.猜词意     C.问同学  D.不理会

5.进行阅读训练时,你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吗?

A.         B.基本可以        C.偶尔能      D不能

6.阅读过程中,你常常伴随的现象有(可多选)         

A.小声地读出声

B.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

C.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

D.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

E.抖动双腿等其他伴随现象

7.阅读文章时,你会    

A.逐字逐句去理解

B.关注起始句,其余内容快速浏览

C.快速浏览全文,尽可能把握文章大意

8.你处理英语文段以及其后习题的顺序    

A.先阅读后看题     B.先看题后阅读     C.边阅读边看题

9.英语测试中,解答“阅读理解”题,你往往    

A.按照顺序一篇篇阅读

B.先读篇幅较短的,再读较长的

C.跳过难懂的,先易后难

10.你对哪种题材的阅读材料感兴趣?

A.小说、寓言、故事类        B.文化、艺术、体育类

C.科学、教育类              D.人物传记类及其他

11.除了《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你订阅的课外读物有几种?

A.没有   B.一种   C.两种   D.三种以上(含三种)

12.你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是

A.没有 B.十分钟              C.二十分钟

D.三十分钟以上(含三十分钟)

13.你的词汇量大约是

A.800    B.800-1200   C.1200-1500   D.1500以上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102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笔者获得了如下信息反馈:

11)在回答“英语学习过程中,你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这一问题时,14.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感兴趣”;有67.7%的人选择了“兴趣一般”;13.9%的学生选择了“不感兴趣”;3.4%的人选择“厌恶”。

2)在回答“你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目的”时,47.3%的人选择是“考试的需要”;有37.2%的人选择“为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如看懂英语报刊或书籍”。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对阅读理解还是抱着又怕又恨的态度。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还需要加强兴趣的培养,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进行阅读的动力,还是大部分为了考试而阅读,在没有兴趣又没有正确的动力下,阅读水平只能大打折扣。

2.在回答“英语阅读过程中,你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时,47.9%的人选择了“生词”;有20.9%的人选择了“语法”;有14.2%的人选择了“句式”;有9.6%的人选择了“篇章”。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47.9%的学生将自己的阅读能力的障碍归因为词汇的不足。仔细思考之后,笔者认为词汇的匮乏之所以会成为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障碍的“罪魁祸首”是有原因的。自从高考英语取消了单词拼写的题型以后,学生对单词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放松,课堂上过分关注阅读技巧,忽视了对学生记忆单词的训练和检查。一些学生在整个单元学完以后居然还有许多单词不会读;很多学生学习单词像“小熊掰玉米”,学一个丢一个,从不复习,直到全部忘光,再从头拾起,长期下去,问题越积越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掌握了再多再好的阅读技巧,没有词汇,文章读不懂,也是徒劳。

3.1)在回答“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吗?”时,有15.7%的人选择“能”;有57.5%的人选择“基本可以”;有21.7%的人选择“偶尔能”;4.2%的人选择“不能”。

2)在回答“阅读过程中,你常常伴随的现象有”时,有21.9%的人选择“小声地读出来”;22.7%的人选择“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等物;有17.1%的人选择“头部有意识的左右摆动”;13.9%的人选择“用手指、铅笔等指者一个一个词进行阅读”;有20.3%的人选择“抖动双腿等其他伴随现象”。

3)在回答“阅读文章时,你会”时,有20.6%的人选择“逐字逐句去理解”;有13.7%的人选择“关注起始句,期于内容快速浏览”;有62.5%的人选择“快速浏览全文,尽可能把握文章大意”。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有些同学在阅读时存在有不少陋习,如:视野狭窄,一次只看一个单词;用手指指者单词,逐个阅读;逐字逐句的去理解,影响了思维的连贯性,对阅读材料缺乏整体性的理解。这些不良习惯,影响了读速,学生提高不了阅读速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找到一种或多种系统的途径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笔者经过半年的调查和总结,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1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和兴趣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和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的心理素质——情绪、感情、信心、专心、耐心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阅读心理活动和认知构建的有效性,从而影响着阅读效率。如果阅读时学生信心十足,心情平和,主动、积极地与作者沟通,能动地、创造性地去理解文章,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水平,阅读效率就高。

大家都知道仅仅靠老师布置的一些阅读训练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那效果是甚微的。兴趣是首任老师。怎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充分利用课外教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英语报刊杂志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关于电影或者明星的报道,甚至去读一些介绍纯英文的游戏的文章,这样他就会感到即使玩游戏也得懂英文。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游戏软件都是英文版。
   让自己由被动阅读变主动阅读。只有学生自己学会了去“觅食”,才会吃得更饱, 更好。

2. 培养阅读的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阅读速度太慢,结果只是事倍功半;反之即事半功倍。高中生的阅读速度应该达到70wPM-80wPM。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须做到:

1)多背单词。词汇量的大小是进行阅读的基石,词汇量越大,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越快,自然速度就越快。如果把做阅读理解比喻成划船,那单词短语就是我们手中的浆,没有了浆,船就不能前进。没有一定的单词量,是不能进行阅读的。所以要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我们平时就得不断的积累单词和词组,同时对于一些比较时髦的单词, 我们也要引起注意, 比如像“非典”, “海啸”这些单词。毕竟高考也是与时俱进的。 在平时的阅读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可以在阅读后加以记忆。 也就是说在阅读中增加词汇, 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速度。

2)注意力高度集中。摆脱默读和低声朗读的习惯,将逐词阅读的习惯改为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摆脱过分回视、滥用词典等读法,根据不同文章、采取多种读法,如浏览、扫读、略读、跳读等;

3)用英语的方式思维。不要把看到的东西先暗暗转译成中文才能理解,否则影响阅读速度。

4)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每天2-3篇英文文章的阅读量,严格规定阅读时间, 每篇阅读平均5-7分钟。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

3.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开展课外阅读,充分利用学校订阅的二十一世纪英文报。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十一世纪报的内容健康,图文并茂,思想性强。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重要的是文章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当今时事相联系,时尚新颖,生词率控制在2--3%,难易适当,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4. 培养阅读的技巧

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再加上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灵活多样的解题技巧,就会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培养基本的理解技巧。学会抓大意,寻找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通常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一般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2)培养学生解读难句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阅读的长句、难句的数量逐年增多。其实,这类句子并不可怕,只要善于理清其基本结构和各语段之间的关系,在分层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全句语义,难句也就迎刃而解。所以学生应掌握这几种常见的句型结构模式:

1)以动词为中心掌握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

2)以朗读、背诵、听写课文重要段落、句型的方式,培养英语句型模式感。

3)以名词性从句为突破口,以定语从句为难点演练从句。掌握基本句型的扩展规则和复合句的句型结构。

4)以非谓语和从句的相互转换操练句式的扩展和化简。

5)以SEFC教材中难句长句为例分析句子结构和理解句意。

3)培养整理结构的技巧。作者为文,有脉可循。根据文章的特点,理清结构。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

4)培养深层理解的技巧。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

阅读理解的技巧无论有多合理,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掌握和完善,所以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如能运用所学的技巧多阅读、多琢磨,能力必有提高。

5、扩大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近几年绝大多数高考阅读材料都出自英文原版,涉及文化、人文、生活、人生观、习俗、历史、人物等。例如: 2004高考阅读(江苏卷)A篇讲述死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一名婴儿最终被认定身份的故事。其中第57题提问“What is probably the boys last name ?”学生除了看懂文章外,还须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学生须懂得“the last name”指的是姓,还须懂得在国外妻随夫姓,因为文中只出现了小男孩母亲的姓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除了教材的课文阅读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英文读物,如《英语周报》、《21世纪报》、《中国日报》等报刊。

四、总结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结合,广泛猎奇。在潜移默化中你会感觉到你的阅读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