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区域地理教学 提高学生空间定位能力
长汀一中 吕福福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也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衡量学生知识联系和能力迁移的最佳考点。任何地理事物的分布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区域,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具体区域内才能进行正确的区分和评价。区域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区域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点,因而区域地理自然成为综合科考试命题的出发点。同时高考中涉及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本身多是区域性问题。因此能否正确地进行区域定位是解答相关试题的前提,也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空间定位能力,下面本人就结合在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谈谈一些区域定位的方法。
一、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线进行定位是区域中最常见,最准确的定位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区域地理学习中要多看图,头脑中要形成一幅有经纬网覆盖的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经线(如0°,30°E,60°E,90°E,120°E,150°E,180,60°W等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40°N,北极圈等纬线)的分布及其通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了解一些主要国家及各大洲的经纬度状况,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点,辅之以推理、比较、排除、联想等思维方式,得出正确的判断。
1、重要纬线经过地区(自西向东)
① 赤道:10°E非洲中部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40°E印度洋
100°E马来群岛130°E太平洋80°W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 50°W大西洋10°E
②北回归线:20°W撒哈拉沙漠35.5°E红海38.5°E阿拉伯半岛58°E 阿拉伯海67°E 印度 90°E 中南半岛 90°E中国
122°E太平洋110°W墨西哥100°W大西洋20°W
③南回归线:5°E 非洲 30°E 印度洋 113°E 澳大利亚 153°E 太平洋70°W 南美洲 40°W 大西洋 5°E
④40°N纬线:10°W 伊比利亚半岛 0° 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27°E 小亚细亚半岛 50°E 里海 53°E 卡拉库姆沙漠 73°E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渤海、辽东半岛 124°E 朝鲜半岛 128°E 日本海 139°E 本州岛 142°E 太平洋 125°W 美国 10°W
⑤北极圈:14°E 欧洲 60°E 亚洲 170°W 白令海峡、北美30°N大西洋 14°E
2、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
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经线依次经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
60°E经线依次经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
90°E经线依次经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经线依次经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半岛、维多利亚沙漠。
150°E经线依次经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
180°经线依次经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
60°W经线依次经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马拉开罗盆地、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
例1:(2004年文综全国卷Ⅰ第36题)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回答: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图中信息为40°纬度、60°E—70°E附近,关键要定出40°纬度是40°N还是40°S。40°S的相应经度为南印度洋,故可排除,得出为40°N,该地位于我国新疆以西(我国最西为73°E)、故可定该区域为中亚,然后结合中亚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解题。
二、利用海陆位置定位
世界很大,区域之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准确记住任何一个区域的经纬度,因此在记住重要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些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作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例2:读下图,分析P点的地理位置,回答问题
(1)若P点常年受西风影响,推测该地位于(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2)P地同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是 成因是 ,这种分布属于 地带性现象。
(3)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的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成因是 。
析:解此题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图中的40°纬度是40°N还是40°S,其二、P点受到西风带影响是季节性还是常年。如果是常年则表明P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此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P点在40°以南,故图中40°为40°S,只能分布于南美西南沿海;如果P点受季节性西风影响时,则P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P在40°以南,故图中此时40°为40°N,这样,问题就能解决了。
三、利用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不同的地理事物有其独特的形状和轮廓特征,大到一个洲,小到一个区域都可以通过其轮廓和形状特征来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因此,在区域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要熟记以下一些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特征以提高准确判断能力。
1、山脉: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
2、河流:长江、黄河、恒河、密西西比河、印度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河流形状及一些河口三角洲。
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轮廓:美国、德国、俄国、埃及、巴西、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及世界十三大分区和我国的各个省级行政区轮廓。
4、湖泊形状: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五大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
5、海峡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运河、基尔运河、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等。
6、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等。
7、岛屿:大不列颠岛、冰岛、斯里兰卡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日本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一些岛屿等。
例3:(2004年上海卷)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
(1)甲图为 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的海港 ;乙图为 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 隧道。
(2) 图所示的海峡风浪小,因为该海峡位于 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图所示的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 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都属于 国家,乙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国家。
(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标出:①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②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5)略。
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图中的两个海峡的轮廓特征认识海峡名称,其实该图中可根据轮廓形状和经纬网断定甲图为马六甲海峡,乙图为英吉利海峡,位置定出来后,后面的问题就较为简单了。
四、利用区域内部典型的地理景观定位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大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较大的差异,这些景观也可以为区域定位提供参考。
1、利用自然地理特征定位
自然景观是地理环境的产物,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自然景观,因此自然景观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从自然景观的特征中可反映地理环境的一些特征及其地域分布。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热带沙漠中的单峰驼、枣椰树;热带地区的油棕、椰子、天然橡胶、蕉麻;热带草原中的斑马、长颈鹿;温带沙漠的双峰驼;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地中海气候区的油橄榄、软木树等,了解了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后就大致可推断它们的分布。
2、利用人文因素定位
地球表面很多地区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拥有了标志性建筑及典型的文化现象,利用这些独特的景观及人文现象也为区域定位提供重要线索。如04年上海卷第31题,比较中外著名的两城市景观图,后完成表格,这两幅景观图的辨认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无法认出其中一幅是巴黎标志性建筑——艾菲尔铁塔,另一幅是上海外滩景观,就无法做题,只有确定出这两景观所分布的城市后,联系这两地的区域特征,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因此在教学常规中要求学生要识记一些代表性的景观及人文现象,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伦敦的大本钟,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澳大利亚悉歌剧院、跨海大桥,耶路撒冷的哭墙,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及泼水节,陕北窑洞,印度安人玉米舞,巴西桑巴舞等。
五、利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区域判断
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考查区域定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命题方式,有些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这对缩小区域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区域判断速度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了定位的成败,因此需要读懂文字内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定位,掌握一些典型的别名或称号。如:日本有樱花王国、火山之国、地震之邦的称号,加拿大——枫树之国,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或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国——移民之国,荷兰——花卉王国,芬兰——千湖之国,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瑞士——钟表王国,圣马利诺——邮票之国,梵蒂冈——国中之国,智利——铜矿之国等等。
上述定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因此平时学习和解题就要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将高中系统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初中地理的具体区域之中,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地理特征及特殊地理事物、图中的各种文字注记加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才能更好地体现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这对地理科考试获取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