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班级 学科 时间
任课教师: 课题:
评价内容 |
评 价 要 点 |
权重 |
得分 | ||
教师策略 |
学生状态 |
|
| ||
教学设计 |
1、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课程资源、确定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策略、评价策略设计合理。 3、注重课堂分析、反馈。 |
为达到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20 |
| |
教学过程 |
知识与 技能 |
1、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
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
10 |
|
过程与 方法 |
1、创设情景,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生生充分交流,有效互动。 3、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恰当运用教学媒体。 5、演示或实验步骤正确、操作熟练。 |
1、愉快学习、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参与面宽。 2、合作意识强,主动性充分发挥。 3、获得参与探究的亲身体验。 4、思维活跃、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争辩。 |
30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充分肯定学生一切发现、探索和创新行为。 3、创造条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
1、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兴趣。 2、充满自信心、感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
10 | ||
教学效果 |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注重帮助弱势群体。 2、教师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角色到位。 |
1、各个层次的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2、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
20 |
| |
语言与板书 |
用普通话授课,语言规范、精炼、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 写规范汉字,板书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 |
10 |
| ||
评价等级 |
|
评价分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