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09-28  点击:206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学工作处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和提升“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创省示范高中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校提出的“突出一个提升、实现二个突破、落实二项重点”的总体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完善考评机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强化执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稳妥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做好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大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落实《龙岩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和《龙岩市2006—2007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按照《长汀一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长汀一中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好高一年级新课程。

2、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鼓励教师主动自学,利用教研组长会、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和新课程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新课程校本培训。

3、配合教科室制定《新课程校本研训制度》。

4、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和学生培训工作。

5、加强新课改高一年级的集体备课,保证每周二次集体备课时间。按照“先周上课”的要求,各备课组必须提前一周集体交流讨论统一编写好下周的课时教案,选编好课时作业和周练、周测试题,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四统一。

6、加强听课、评课,在老、中、青教师中开展互听、互评活动,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7、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订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及时指导、协调和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8、重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修订《长汀一中学分管理实施方案》,制订《长汀一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9、配合教科室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10、与兄弟学校建立课改协作关系,及时沟通新课改情况,不断扬长避短,改进我们的工作。

11、处室、年段、教研组、备课组和科任教师要注意积累和掌握新课改中的原始资料,做好过程记录,总结反思,调整改进。

(二)主动认真地做好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1、召开“高三毕业班工作研讨会”和“教学工作专题会”,实事求是地反思和总结,近年来在毕业班教学管理、高考研究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2007届高三毕业班复习工作方案》和高三各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早安排、早落实。

2、主动介入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和指导,认真落实2007届高三毕业班复习工作方案,增强毕业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有效性,全盘考虑高三整学年的总复习安排,加强阶段管理、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努力做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实效化和长效化。

3、主动为高三毕业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认真组织好包括三校联考、福州市质检、省质检等重要考试的高三各次月考,并认真进行月考质量分析。

4、重点加强本(一)、本(二)边缘学生的帮扶工作,实行“学科有效数管理”,落实学科帮扶措施,采用调查了解、学生座谈等形式督查帮扶情况,力争取得实效。

5、加强高三备课组建设,优化总复习教学安排,探讨总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高考规律,注重精讲、精选、精练,提高总复习效率。

6、不仅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尊重教育规律,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息,保证学生有充沛的体力、旺盛的斗志和燃烧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

7、定期召开高三学生座谈会,开展学情调查,了解年段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思想动态,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8、及时搜集高考信息、总复习教学资料和各地试题,认真筛选,不加重学生负担。

(三)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更大突破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狠抓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纪律。

2、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的管理,理清教学常规管理思路,明确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修订并印发《长汀一中教学常规》,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3、加大教学常规落实督查力度,重点督查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上课、作业批改,学科帮扶、教案等环节,实行周记录、月通报制度。

4、主动介入、积极指导各年段的教学管理,组织协调年段的教学资料选用,学生练习量控制,周练、周测安排,单元考、月考、半期考、期末考安排等工作。

5、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制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优秀教案评选条例和优秀教学奖评选条例,修订先进教研组和先进备课组评选条例。

6、修订《教师工作综合评价试行方案》,创新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制订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7、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明确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明确备课活动、教研活动常规,强化备课活动、教研活动检查督促,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观摩。

8、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1)协助学校党总支和工会,对新调入、新分配的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

2)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配合教育科研室,制订《长汀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3)落实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制度,实现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二年提高,三年合格,五年成熟的发展目标。

4)开展青年教师创优评先活动。

5)落实青年教师备课、公开课、听课评议制度。

6)落实青年教师业务考核任用办法。

(四)其它工作

1、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和档案。实现学籍电子化管理。

2、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规范管理,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制订图书、资料配置原则,及时补充、更新图书和资料,做好各年段教学资料的征订及师生的图书借阅工作。逐步提高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

3、继续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加强校际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1)主动帮助和指导一般中学提高教学水平,签订帮扶协议。建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校际关系。

2)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和公开教学活动。

3)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为一般高中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5、继续开展“绿色学校”、“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

6、认真组织好体育节和科技节。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