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中开展“师徒结对”行动——德育导师团
实施方案
(2007——2008学年)
师徒签约仪式
一、指导思想
为强化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我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师德高尚、勤于育人的班主任队伍,根据长汀县教育局汀教综[2007]62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学校开展“师徒结对”行动,加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师徒结对”——德育导师行动。“师徒结对”行动,就是导师和学员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结成“师徒”关系,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传帮带,以构建团队协作、资源共享、勤学研教、勇于创新、优势互补的学校文化,加速学校德育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速青年班主任的成长,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二、培养目标
一年适应,两年合格,三年胜任高中班主任工作
三 、实施办法
(一)成立德育导师团领导小组
组长:王天飞
副组长:林朝东
成员:杜建华 黄珉 吴富林 戴金腾 许长灿 林小灵 俞开汀 谢有亮 唐士东 罗伟华 李火木
(二)聘任德育导师
每学年由领导小组按照导师资格和学员人数确定导师人数。
1、德育导师条件
(1) 政治合格,师德高尚,班主任工作成效显著,艺术性强,经验丰富。
(2) 校、县、市、省各级优秀班主任。
(3) 学校行政领导或年段领导小组成员。
2、德育导师名单
吴富林 戴金腾 许长灿 林小灵 俞开汀 谢有亮 唐士东 罗伟华 李火木 吴江河 吴七星 兰如彪 曾宪涪 戴开腾 肖阳 上官玉彦
(三)确定德育学员
每学年由领导小组审定学员。
(1) 德育学员条件
班主任工作年限不满3年者(含3年)。
(2) 德育学员名单
陈婕 卢文福 陈洪丽 刘华 马秀灵 王荣辉 朱俊丰 李金梅 李龙辉 刘影 卢建勋 张群华 赖水莲 丘红英 张丰 刘水秀
(四)“师徒结对”名单
罗伟华—刘华 李火木—王荣辉 兰如彪—陈婕 吴江河—卢文福 吴七星—陈洪丽 曾宪涪—马秀灵 吴富林—朱俊丰 谢有亮—刘影 唐士东—张群华 戴金腾—卢建勋 许长灿—李龙辉 戴开腾—李金梅肖阳—赖水莲林小灵— 张丰 俞开汀— 刘水秀 上官玉彦—丘红英
四、职责任务
1、德育导师职责:
(1)导师应本着全方位带教的思想,对学员的师德、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手段、学校管理制度与德育常规等进行指导,并关心学员生活上的困难,及时沟通思想。
(2)导师应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结对教师学员,并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学员。
(3)导师应以“导学相长”的意识为前提,与学员之间构建相互探讨与协作、共同提高与进步的融洽关系。
(4)导师对每学期的工作应有具体的计划,对学员的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5)导师对一学期的工作应有全面的小结,按时提交《导师工作报告》,需有得失反思和改进措施。
(6)导师应认真指导学员根据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开展教育活动。每周一就本周所要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与学员一起备课,并记录在导师记录本上。
(7)导师每学期应审阅学员所有专题德育教育的教案,并修改学员所有教案及教学反思。
(8)导师每学期指导学员开设一堂较高质量的专题德育教育公开课。每学期指导学员写一篇较高质量的德育案例分析。
(9)导师应对学员进行德育基本功的指导,包括班级建设、学生工作、家长工作等,尤其要加强对转化“后进生”及“后进班”的研究和指导。
(10)导师应提供有利于提高学员专业素养的培训或实践活动的机会。
(11)导师每学期末对学员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12)导师每学期应结合教育实际,指导学员研读一本德育理论书籍或一本系列杂志。
(13)导师应指导学员结合教改实际,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包括导师团工作案例研究等),一学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德育论文。
2、德育学员职责:
(1)填写《学员自我发展计划表》,其中包含一年近期发展目标,三年长期发展目标。
(2)完成《学员登记表》,其中含个人简历、教育活动记录、阶段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培养期内情况记载等。
(3)学员应主动自觉地向导师虚心求教,努力学习导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方法。
(4)学员应与导师之间构建相互探讨与协作、共同提高与进步的融洽关系。
(5)学员每学期应有具体的学习与工作计划,并主动与导师沟通,完善计划,达成共识。
(6)学员每学期应有全面的学习与工作小结,对重要的教育活动作剖析,反思过程、分析问题、总结得失,并提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设想。
(7)学员应认真根据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开展教育活动。每周一上午就本周所要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与导师一起备课,并记录在《学员登记表》上。
(8)学员应认真备课,每次的专题德育教育应有详案与反思。
(9)学员应认真完成德育基本功的训练,包括班级建设、学生工作、家长工作等。
(10)学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汇报课,每月一次年级组内公开课。
(11)学员每学期应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或一本系列杂志,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校本行动研究(包括案例分析等),一学期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五、管理和评价
(1)、师徒结对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对学员的考核工作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负责日常操作。
(2)政教处设计《德育师徒结对记载册》,学员如实填写,学校对师徒活动进行不定期和学期末的检查考核,并作定量的评价。
(3)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总结会,评选一批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予以奖励表彰,并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学习考察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中途因故需要更换导师或学员由领导小组协调。
六、德育师徒结对量化考核方案
1、班级月考评(40分) 2、班级学习成绩(30分)
3、师徒结对活动考勤(5分) 4、德育研究论文(10分)
5、结对班级获奖(10分) 6、师徒结对工作材料(5分)
说明:量化考核总分为100分,结对班级学生如出现重大违纪行为,将一票否决。量化考核得分将作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评选优秀学员、优秀导师的主要依据。
七、奖励表彰
每学年学校评选一批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予以奖励表彰。每学年以小年段为单位,学员所带班级两学期考评1—3名为一等奖,4—7名为二等奖。
长汀一中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