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领  悟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09-18  点击:1063 

领  悟

--波的图象片断教学实录与评析

长汀一中 戴文英

 

《波的图象》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重、难点,是高中物理最难理解的图象之一,尤其是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一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理解,我们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学教师演示、讲授,然后通过强化训练来加深理解的一般做法,采用以下教学设计进行波的图象的教学:(1)通过波动演示器演示及CAI模拟演示,提供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领悟;(2)小组讨论,领悟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3)学生自由交流,老师“启悟”,促进领悟的升华。下面主要就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自悟”后的交流进行实录与评析。

师:我们已经进行了演示、模拟演示,同学们也进行了“自悟”和小组讨论,下面主要以横波图像为例,就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的领悟进行交流,要求表达描述语言尽量形象、贴切,如前节课绳子波的描述:“象舞动的银蛇,峰谷相间,不断地变换着。”

同学一:“从字面上理解,波的图象描述的是同(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大量质点)的空间分布。”

同学二:“同学一理解是准确的,但不够形象,我刚才通过绳波CAI模拟的演示观察,认为横波的图像就是以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横坐标,以各质点的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纵坐标,尽管图象随时间不断变换,但某一时刻横波的图象就是这一时刻横波画面的定格。”此时全班许多同学发出了“嘿”的声音,课后我对班级二十多位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嘿”的一声表达了对这位同学的赞赏,其原因是同学二把自己对横波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用画面的定格”形象、贴切领悟了,“嘿”的一声表达了许多同学“只可意会无法形象表达”的心情。

同学三:“仿照同学二的想法,我认为波的图象可当作一页页构成的,波的图象就是历史(某一时刻)的一页。”

同学四:“通过演示及CAI模拟演示观察,我认为波的图象是不断变换的,不同时刻,波的图象是不同的。”

同学一:“同学四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在波已传播到的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质点均重复回到原来的振动状态,即波的图象每经过一个周期重复出现一次,在同一周期的不同时刻,波的图象才是不同的”。此时据我观察,有少部分同学表情比较茫然,即同学一的观点没有引起这部分同学的共鸣,于是我充分肯定了这一同学的观点,并加以重复表述,再次通过波动演示器观察,引导学生领悟这一观点,并指出这是波的传播在时间上的周期性。

同学五:“尽管波的图象随时间不断变化,但有些质点在任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和振动状态总是相同的”。我肯定了同学五观察实验细心外,并指出这位同学善于在事物的变化中捕捉“相同的要素”,具有求同的思维。尔后指出这是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为下节课“波长”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至此,同学们对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的领悟告了一段落,这时教师再“导向启悟”,要求同学把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对比,从(哲学)思想上再加以领悟,同学们思考几分钟后,再次交流阐述,下面记录的是四位同学的典型发言。

同学六:“从研究对象上看,振动图象描述的一个振动质点,波动图象描述的是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大量的质点,是整体与个别的思想反映。”

同学七:“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从时间、空间上看,尽管波的图象随时间、空间是变化的,但在时间、空间上都体现了变化的周期性。”

同学八:“波的图象让我感悟到人生的大舞台,在人生的坐标中,在同一时刻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学习等表现出不同的人间万象。”

同学九:“对,在这人生的舞台上,随着时间、空间变化,就象波一样,有峰有谷出现,我们必须有不浮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峰’与‘谷’!”

 

※ 案例评析: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极其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其中体验性要求的最高层次是领悟,领悟水平的含义是指具有稳定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本片断教学,在学生获得较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导向致悟”,学生--“体悟”,教师--“启悟”,学生--自由交流获得领悟的升华,即对“领悟”性的教学做了实践性的探索,学生的思维既有发散,又有收敛。

2、传统的物理教育注重其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内蕴的人文价值。因而传统的物理教学大多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对物理方法、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关注。本次《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更加注重物理教育人文价值的开发,注重科学探究和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养。本片断教学就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开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让学生领悟知识、领悟思想、领悟人生。

3、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学,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学过分强调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间从“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与归纳,给学生探究实践的体验较少,给学生领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较少,较少给物理概念、规律、物理模型的建立赋予形象、直观、贴切的理解。本片断教学就抽象的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及每一位同学作为“知识源”、“活教材”的作用,赋予了极其形象、贴切的理解,成功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