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模块教学初探
长汀一中 吴发隆
摘要:自2001年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中不断推广与宣传,课程标准中一些新的体育教育思想理念也以其科学性、前沿性、时代性的特征,在体育教育中逐步开始应用,我校作为省级样本校。从2006年开始各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的实验,体育教学从07年开始较06年有较大的改革,进行了模块教学,在这一学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既有收获,也发现了某些不足,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作为探讨研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 模块教学 利与弊
1、开展模块教学概况
07级高一第一学期前十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田径项目教学。在这期间对学生进行课程改革的宣传及模块教学前的动员与报名,让学生自己有较长时间的考虑报项准备,并根据学校各模块的场地器材实际情况,作了各班各项模块报名人数的规定,从第十一周开始按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四个模块进行模块教学,经一个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反映收获较大,总体教学较好。
2、模块教学的利与弊
2.1利于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必备前提,只有广大中小学体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充分提高认识,才能推进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使学校体育教育真正发挥健身育人的功能。
2.2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我校自开展模块教学以来,学生对体育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促进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把体育教学与人文整合,体现了时代精神,更是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真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开辟了新的教学之路,克服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
2.3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块教学的开展,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打破了全班统一教学内容的吃大锅饭现象,重视了学生的个人爱好,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想方设法改进技术动作。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2.4利于学生在快乐体育中促进身心健康
模块教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共同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欢快、自由、兴奋、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时代性,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5利于增进学生之间交流与技术的提高
各模块学生来自年级不同班级,扩大了学生间的接触面,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了了解,关系更加密切、学习中互相交流,特别是在模块中分层次教学,使不少学生技术动作进步迅速。
2.6利于发挥教师专长,提高教学效果
模块教学能根据教师不同的专长来选择所开展选项进行教学,做到了扬长避短,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体育课改的模块教学中,从经历到理解,不断自我学习与研究,把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并相互学习、交流、探讨,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创造性教学能力得到增强,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2.7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一模块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课时人数较多,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集体荣誉感淡薄,课堂纪律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有些班级教师拖课,影响体育课按时进行教学。
篮球模块人数多,但只有四个球场,轮流练习,运动量太小,羽毛球则没有像样的场地,调动不了学生练习积极性,也无法比赛。学生无法了解比赛规则,更谈不上知道场地的大小,排球场建在篮球场中央、打了排球、篮球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排球模块只好让路,在跑道中央拉网练球。乒乓球5~6人一台球桌。人数也偏多,由于各选项缺乏场地器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
由于课时人数多,每课时只有一名教师,乒羽模块练习时人数分散。如乒乓球14台球桌,分3个球室,教师到每台球桌进行逐个指导,一课时根本无法完成,只能粗略地走马观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练效果。
3.建议:
3.1建议学校考虑充分利用校门口空地,建简易篮球架及建排球场。
3.2下半年全校进行模块教学,建议增开武术、足球项目。
以上建议能解决场地紧缺,人数过于集中的问题,又能满足部分足球、武术爱好者的要求,便于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3建议学校把体育课程的改革,教学与高考科目同等对待,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制度,把我们山区教师分批派到教改试验好的地方去学习与观摩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教师培训、教学实践、校本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