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
长汀一中 童子杰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华东师大孔企平博士就本次课改核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次的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或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新课程倡导变革学习方式
1、时代发展要求变革学习方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可见,学习将成为实现人们自我的途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
2.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变革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事物、掌握本领,学习其实是学生的一项创新性活动。人类处于生物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行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学习的结果,人的学习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开拓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学习不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新课程从顺应时代发展、从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变革现行的学习方式,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的改变,而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它是保障学习者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如能自己去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类型: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超前式学习、迁移式学习、实验室式学习;合作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问题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学习方式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贯通的。
三、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1、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2、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采用哪些方法来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近年来,一些优秀教师及学者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讲求教师“导”的策略;追求有效的教学行为;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等方法。
3、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教师不但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而且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还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有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