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如何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11-01  点击:3925 

如何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长汀一中  吴发隆

 

当前,在高考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影响下,各级的教育评价都以上大学人数来评估各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因而,各校为了体现教育教学效果,往往只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的培养,导致学习好的体育技能差,体育技能好的文化成绩落伍,报考高一级学校体育专业的大都是体育运动能力一般,文化成绩中等的学生,真正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因文化成绩差而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我校近几年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体育专业成绩上线后因文考成绩低而落选,有时以零人数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使体育教师徒劳,为改变这一现状,本人设想如下。

1、原因分析

1.1.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差

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生性好动,课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坐不住,对教师的文化知识教育比较听不进去,而文化课教师往往把这些学生当成差生看待,任其而行之,造成体育特长生的自卑感,信心不足,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

1.2.作风较散漫

体育特长生大部分有一定的天赋,从小学开始被体育教师看中并开始训练至初中、高中,并代表各自学校参加各级体育比赛,文化课缺得多,耽误的课程又不能及时补上,因平时训练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成绩才能提高,影响晚自习第一节课,训练与外出比赛使体育特长生形成一个小圈子,文化课教师看不惯体育特长生的所作所为,认为这些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无所作为的人,对这些学生缺乏耐心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所以体育特长生上课迟到、早退、打架、考试作弊、谈恋爱时有发生,因作风较散漫,学习不投入,文考成绩有些只有100多分或200来分。

1.3.体育特长生成为包袱

体育特长生大部分表现不尽人意,在学生中又有一定号召力,往往能带动一大片,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有些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认为这些人反正考不上大学,而各级下达升学指标时按班级人数比例。所以,体育特长生成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无能为力,成为他们的包袱。

1.4.不把体育考生列入高招统计

各级把衡量各校教学成果是以文考成绩上大学人数作为惟一标准,体育考生不在其统计当中,误导文化课教师,注意力集中在文化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身上,忽视了体育考生,因而使文化课教师放弃对体育考生的文化学习指导。

1.5.学校措施不够完善

体育特长生因训练与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缺课多,加上学习主动性不强,直接影响了他(她)们的文化学习,虽然学校强调要求文化课教师要给予补课,但因体育特长生分布在各班,人数少,文化科目多,加之有些教师以经济利益为重,认为给体育特长生补课没经济效益,课余时间给其它学生辅导有实惠,以各班科任教师给予补课成为落实不了的空话。

1.6.家长轻视体育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这是社会公认的,体育科在学校是小三门也是众所周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至今沿袭在家长们的头脑中,不少家长认为大学其它专业才有前途,才能赚大钱,报考体育专业,毕业后无非是当一名体育教师或当一名业余教练,不管仕途或经济上都无多大效益,不少学生有体育专长,文化成绩中等但家长宁愿让孩子反复复读,也不愿让其报考体育专业。

2、措施

2.1.转变观念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必须使各科任教师认识到,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科目,体育特长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这些青少年的可塑性强,只要科任教师能耐心指导教育,与其它学生一视同仁,文化学习加强辅导,对社会加强宣传,说明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转变教师与家长观念,使更多的体育特长生报考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才能提高上线率。

2.2.加强思想教育

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职责,对体育特长生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强家校联系,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工作,不要发现不足之处就向家长反馈,要看到特长生亮点与进步,表扬他们为校争光的拼搏精神。努力塑造体育特长生的形象,树立特长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把竞赛中的拼搏精神用到文化学习中去,并通过教师与其结对子,多与班主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交谈,及时解决,这样既能稳定特长生的思想,又能提高文化学习成绩。

2.3.落实文化辅导措施

因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多,外出比赛又会影响文化学习,学校应以年段为单位,每科指定一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予全年段特长生集中补缺补漏,由教务处去调查落实补课情况,给补课教师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就能避免,单独补课的空话。

2.4.加强跟踪管理

教务处、班主任、体育教师组成一体,加强对体育特长生高中三年的跟踪管理,特长生进入高一就读时的文考名次,每学期的月考、半期考、期考情况,体育教师的训练计划,体育成绩的提高,年段及各科任教师及时进行沟通分析,找出原因,制订解决办法。以确保体育特长生的文考、体育双上线。

2.5.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应制订出合理的措施确保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为确保体育上线率,不应文考与专业成绩双上线捆绑在一起,才给予体育教师物质奖励,体育教师不可能兼上文化课,如果两者联系在一起,必然会挫伤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应该制订双上线,单上线的奖励方案,才能调动体育教师的训练积极性。

2.6.最后一学期集中办班

学校为培养人才,近几年在各年段都办了试验班,并且收到好的效果,对体育特长生也可仿效,因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较差,跟其它学生一起上课,大部分听不懂,挫伤了他(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最后一学期全年段特长生集中办班,能做到因材施教,真正解决文化知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考上线率。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