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在生物学高考复习中注重精讲、精练和总结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11-03  点击:1151 

在生物学高考复习中注重精讲、精练和总结

 

长汀一中  梁承德

 

每年高考完毕总有不少人后悔不已,有的老师会说我们以前都做过这一类型的题,不知学生是否会做,假如能多做一遍就好了。有的学生则会说,我们刚考过的这类题,一进考场就不会做了,显而易见,高考复习的有效性无情地摆在师生面前。

高考生物学复习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条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能够实现高考复习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精讲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准备充分,思维积极,反应敏捷,课堂气氛活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大脑广生了疲惫,思维敏锐性下降,甚至不愿思考,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第25分钟至35分钟里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即“思维波谷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在整个45分钟教学过程中实行填鸭式教学,并且师生间存在逻辑差异与空白,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形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进入了思维波谷区。我认为教师讲得再多,讲得再好,学生不理解,学生不会用,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毕竟,参加高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而对繁杂的知识点,为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情绪中引发,保持注意,并积极思考,轻松跃过“思维波谷区”。但不管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都应精讲。

“精”表现在(1)提出的问题应概括性强,突出重点,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愿意去探索,大胆去猜想,有充分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归纳答案时,要严谨准确,简洁明了,对学生的归纳不够完善和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一定要明确指出并代之以准确的结论,让新知准确无误地进入学生的头脑。要达到精讲的效果,教师则要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考试大纲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第二轮复习时,就“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研究性问题,它没有标准答案,但它涉及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多。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思考、议论,给学生思维提供了驰聘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去研究问题,想象力和潜能极大发挥。讨论结束后,让几位学生代表讲讨论结果,相互补充,最后笔者做出小结。

二、精练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学试题,不难发现,虽然高考试题年年花样翻新,但高考试题考查的基础知识还是那些,有些主干核心知识甚至是年年考,如代谢、遗传,免疫的内容是永恒的考点,所不同的只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和设问角度的不同而已,正如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看清庐山真面目,就须在平时练习时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分析知识内容,扩展知识面。

为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选取重要知识块的典型试题作为变式训练的示例,不断改变题型或设问角度,以题变题,一题变多题,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形成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和思维策略。做完练习后,还要让学生归纳做题心得,才能做到以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才能有效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教学效果。从而避免了题海战术。

三、重总结

常言道: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的教学工作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题。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取得实效。除了要研究考点、题型以外,重点还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因人而异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进步,就要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知识弱点。只有更正了错误才能进步。这就是我常常讲的“一吃一堑,长一智”。如何将这点落实在实处,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特别是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错误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想在短时间内转变,困难是比较大的。笔者有一个较深的体会,就是每次评讲完练习卷,测试卷后,都要指导学生及时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此环节重要,收效好。做法是,分章节做错题集,不只是抄做错题,而是要整理出解此类题的思路,如从哪里入手,哪里是解题关键,自己做错是在哪一步,应注意什么事项等。时间长了,学生既掌握了解题的一些技巧,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知识弱点。特别是高考复习的后阶段,学生就可以经常复习错题集,进行查缺补漏工作,从而跳出题海战术,节省出许多宝贵的时间。同时经过思考后更是记得牢固,反而比题海战术来得更有效。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