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复习课的几点做法
长汀一中 卢建勋
长达几乎一年的高三数学总复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好像似乎都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此极易让学生疲惫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事实上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一直是广大工作在第一线教师的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在复习中巧妙地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下面我就自己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做好复习准备,使复习具有条理性、针对性。
复习备考如大敌当前,只有知已知彼,才能做到泰然处之,从而百战百胜。所以,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先做好复习准备工作,使复习具有条理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应该“一盘清”,如:复习面涉及哪些内容、重难点是什么、与其前沿知识和后继知识有哪些联系、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等。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步步到位,使学生在复习中不至于盲目无从。教师不单只要做到复习时心中有数,还应该把心中所想写成书面文字,即备出教案,拟好复习计划。所拟计划中应包括复习的内容、复习的目标、复习的课时数、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详细的复习资料等。这样,使复习变得具体、有序、易于操作。
第二,出示复习目标,其中又包含知识能力目标及德育目标,而重要的是明确本节应理解掌握的内容。
上课开始,教师用多媒体直接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及本节所需要达到的复习目标。出示目标应注意如下三点:
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
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
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第三、分层递进,小组合作,提高复习效率。
通过复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的。可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一律“齐步走”地进行复习,势必造成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复习中,甚至影响他人。因此可以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我在复习时常让一批尖子生在学会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解答自己有兴趣的题目,让一批中差生打破座位,时间的局限,去找一些尖子生组成学习小组,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①学习要求上的分层。让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要求学会做一些基础题目。让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②、练习设计上的分层。"一律看齐"的练习抹杀了差异性,而且见效不大。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有不同的分层。生补为中差充一些基本题,为尖子生补充综合性强的题目。另外,设计一些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效果也不错。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条件或问题,它的深度、广度也不同。这样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③、信息反馈上的分层。信息反馈一定要中肯。对于中差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即使有错,也要少批语,应和颜悦色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给予辅导、指正,帮助他们树立起复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尽量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绝不要使他们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应提出更高的要求。④小组合作。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组际之间的竞赛。另外,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第四,精心设计练习,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设计的练习难度要适中。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做而生烦;太浅,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设计的练习要紧扣复习要求、重难点,要突出一个“精”字。当然,设计的练习应具有多种功能,有一定的概括性,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变式、对比练习趣味练习、智力游戏、竞赛题、开放题、实践作业等。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紧扣复习内容,要充分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为提高复习效率服。
第五,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在复习的后阶段大量的试卷扑天盖地而来,教师学生都淹没在题海中。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类题学生做了三遍五遍,教师讲评了三遍五遍,可学生错的还是照样错,在这边从我们教师来说,这就牵涉到一个讲评效果问题。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效果,我觉得应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①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讲评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讲评有的放矢.
②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讲评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转化与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
③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同质异的评讲思路,集中评讲.让学生对知识有形成个系统,避免知识的零碎杂乱,从而加深理解记忆。
第六,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生动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学生每天就像是上紧了弦的弓。这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其实我们都一直在想如何在课堂上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但是我觉得除了上述的几点做法外,教师本身的幽默乐观更是一种超强的调动课堂趣味性生动性的方法。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教师总是与古板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这种观念已经先入为主地在学生意识中占据了很久,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困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枯燥的复习中,如果我们能不时地幽学生一默或者做些夸张的动作或者讲讲课外的一些趣闻趣事等等定会让学生大受欢迎,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热情,这一点笔者是深有体会的。当然这需要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
当然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述一些观点仅仅是笔者的肤浅的认识,还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