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2008年第3期(总第006)
修德 勤学 和谐 共进
没有学习的苦痛,就会有一辈子的痛苦!
人生启迪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获得2007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活动主办方经过对一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感动事迹的梳理和调查,并根据活动推选委员会成员意见以及观众投票结果综合评定的。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六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六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每期推出两位获奖人物: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闵恩泽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
男,84岁。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他成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获奖人之一。
闵恩泽1955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6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科研工作,领导了多种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研究,使我国裂化催化剂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从60年代,闵恩泽已经多种疾病缠身,并被发现有肺癌,切除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没有放弃中国的石油催化事业,一直坚持工作并不断取得突破进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学习交流——实用记忆法
记忆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过的东西只有记得住才能增加知识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过的东西如果记不住,那么学得再多,大脑也是一片空白,等于白学。我们常赞叹一些人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说明良好的记忆力是一个人能力强的重要表现。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上进心很强,学习抓得很紧,但是,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学习效率很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记忆力好坏、记忆效率高低与身体状况、学习兴趣、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衡量记忆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记忆的敏捷性,二是记忆的持久性,三是记忆的准确性。记忆力主要与人脑机能有关,但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下面介绍十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应用于学习实践。
一、联想记忆法
就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难溶的,其余的都是可溶的。可联想记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试想,如果砂子能溶,河里的砂子岂不全化掉了。
2.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二、谐音记忆法
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
1.用谐音法记忆数字
气体的摩尔体积
2.用谐音法记忆物理公式
电功的公式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样道理,电流强度公式I=Q/t,可记作:"爱神丘比特"。
三、归纳记忆法
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阿佛加德罗定律
阿佛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归纳为四同:即在同温、同压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还可以缩记作:同压、同温、同体、同分。
2.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四、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就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1.用对比法记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都是统一国家内部的战乱,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汉景帝时期,"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初晋惠帝时期。
(2)"七国之乱"是七王联合对付朝廷,"八王之乱"是八王混战。
(3)"七国之乱"三个月内被平定,"八王之乱"历时16年。
2.用对比法记忆数字
(1)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km2,地球距太阳的距离为1.49亿km。
(2)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km,而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相当于整数和小数互换位置。
(3)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是反映地球公转过程中季节的昼夜转换点,这四个节气的日期分别为:春分——
五、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1.用口诀法记忆物理左手、右手定则和安培定则
左电动,右发电,右手螺旋磁力线。
2.用口诀法记忆 惰性气体通电发光颜色
氩紫蓝,氦粉红;氖红光,穿雾行;小太阳,是氙灯。
3.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二江二湖二河山,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六、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
1.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2.串记中美洲七国国名
中美洲七国:洪都拉斯、伯利兹、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可记作:"红脖八哥喂你啥?"
七、化简记忆法
化简记忆,是将较繁杂的内容化成简单的内容来记。例如:
用串联法记忆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我国由北往南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北海、湛江。可串记作:"闻您父亲逛大连(温州、宁波、福建、秦皇岛、广州、大连、连云港),天南海北宴请咱(天津、南通、上海、北海、烟台、青岛、湛江)"。
八、协同记忆法
协同记忆,是把视觉、听觉、动作等结合起来,同时用于记忆某些内容。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所学过的溜冰、舞蹈、画画之类的与动作相联系的内容最不容易忘记;诗词、歌曲等吟唱的内容次之;光用眼睛看过的书籍、画报等内容最易忘记。学习外语,光看不读、不写的单词,比较容易忘记,既看又读、写、用的单词,不容易忘记。其原因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记忆。
光用眼睛看的默记,是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谓"视觉符号记忆",读、写和运动性的记忆,包含着专管运动的小脑对肌肉运动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视觉符号记忆"遗忘速度较快,而"运动记忆"遗忘速度较慢,甚至终生不忘。一个会游泳的人,即使间隔几十年没有下水了,想投水自杀也是困难的。
协同记忆法应用于学习实践,主要应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九、强化记忆法
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度。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十、重复记忆法
重复记忆,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余寿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
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许多同学为了应付 考试,喜欢搞临阵磨枪,这样突击学习的知识多达不到永久记忆的目的,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就像狗熊掰棒子,虽然掰得很多,但最后所剩无几。科学的做法是:对于基础性的、必须内储的知识,尽量早日融会贯通,并适时安排复习;对临时应付性的、没有必要长期内储的知识搞临阵磨枪。
他山之石:
美国优秀学生的五个特点
美国波士顿大学青少年教育专家在过去一年里曾考察了伊里诺依州81名优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并采访了他们的家长,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专家们总结出了这些学生的五大特点:
一、极其努力。优秀学生都毫无例外地把学校当作生活中心,其家长也往往十分勤奋,为自己孩子树立了好榜样。17岁的约翰逊·帕里斯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其双亲都是外来移民,父亲通过艰苦奋斗终于逐步创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而母亲是一名普通秘书,尽管家务忙,却一向忠于职守,十几年来从未请过一天假。从父母那儿,小帕里斯学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老师们都认为,他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他不仅担任了校数学、化学竞赛队队长,而且还是校运动队骨干成员。
二、乐于学习。亚特兰大的安得里克·艾奇在童年时代曾因病而长期昏迷不醒,医生认为其智力已严重受损,但其母切尔认定,只要使用恰当的办法使孩子乐于学习,其智力仍有可能得到健康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设计出新颖、有趣、多变的方法来激励孩子的想像力,并把学习贯彻至日常生活之中。后来,小艾奇通过“快乐的学习”,智力水平赶上了正常孩子,到了高中阶段,他竟成为全班学业最优秀的顶尖学生。
堪萨斯州鲁滨逊中学里有许多聪明、努力的好学生,但即使在他们中间,12岁的泰勒·艾默生仍是引人注目的。教师们反映说,泰勒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总比其他人来得深,而且其丰富的想像力总把大家引向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据了解,其父母都是律师,从他10个月大时就开始给他读有趣的故事,15个月大时就让他自己读书。他自称,他从来不像其他许多同龄人那样感到学习枯燥乏味,相反觉得其乐无穷。
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儿童教育专家帕克尔认为,家长们不妨像泰勒的家长那样,在自己孩子尚未学步前就早早地注重“寓教于乐”,通常在才能测试中,成绩出众者多是乐于学习的孩子。
三、不过分看重分数。心理学家发现:当孩子由于分数好而受称赞时,他们往往不再愿意主动去尝试新事物,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但他们因尽到努力而受称赞时,却往往会更有进取心和自信心。事实上美国有许多学者批评目前的教育制度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追求会被对分数的追求所取代。教育专家提醒父母们: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后,不要老问做得“怎么样”,而应多问问做了“什么”。
四、对某些事物有较大兴趣和热情。波士顿中学的麦克特里从小就对汽车着迷,在车展上常常流连忘返,房间里也贴满了各种赛车的广告画。教师们一开始都有点担心他会不务正业,但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对汽车的兴趣引发了他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强烈兴趣。教育专家们分析说,其实兴趣称得上最好的启
五、父母热心参与其校内外活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业优秀学生的父母都与学校教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热心参加家长会议、球赛、文娱演出等课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并不突出,家长们也总是予以积极肯定,并为他们能勇于参与而感到高兴乃至自豪。
健康之友 午间小睡
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午间小睡有助于提高下午的记忆力。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睡眠实验室的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睡眠》杂志上报告说,这项研究包括33名平均年龄为23.3岁的研究对象,他们在12时15分开始进行记忆方面的测试,然后分为两组,从13时开始或是午睡或是一直保持清醒。下午的再次测试结果显示,午睡一组的表现比没有午睡的一组要好。
报告说,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或工作,人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而午睡犹如充电,可使人的大脑及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因此,建议同学要劳逸结合,中午要适当休息,切不可在午间进行剧烈的运动,以保证下午及晚间的学习效率。
哲理故事 鱼竿和一篓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