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人生感悟2008年第8期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9-04-07  点击:3886 

 

 

人生感悟

    2008年第5期(总第008

  长汀一中2010届高一年段

电子版:www.fjctyz.net

投稿邮箱:Lwh20001122@163.com

修德 勤学 和谐 共进

人生启迪

一、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序列三

 5方永刚:党的理论传播者

  方永刚,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2006118,方永刚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目前在北京治疗。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2007115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22,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颁奖词】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6 李剑英: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

20061114,任空军上校的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二、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中国姑娘彭丹,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但是她却在参加面试时同导师阿尔教授激烈地辩论起来,教授很生气,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们的争吵。

“就凭你那个实验方案,我马上就可以指出不下10个错误。”

“这只能表明这个方案不成熟,要是你接受我成为你的学生,我自己可以把这个方案改得完美。”

“你想要我指导一个反对我的理论的研究生吗?”

“我是这样想的。”彭丹说,“我知道牛津大学不录取我了。”

但是,没想到,秘书在宣布录取名单时读到“中国的彭丹小姐”。

阿加尔教授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说:“你看,我的孩子,你骂了我两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要你。因为,我要你尽情地在我的支持下反对我的理论,如果事实证明你是错的,我将十分高兴。如果你是对的,我将更加高兴。我希望我死时,你能成为比我更好的心理学家。”

彭丹深受感动,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了。 

人生感悟

自信,并不意味没有风险,不会失败,恰恰相反。自信是一种不怕冒险、不怕失败的积极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是一个人获得战胜困难力量的源泉。

文理分科指导意见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可成才。宝剑劈柴不如斧,骏马耕田不如牛。每个高中生只要选择对了适合自己智力类型的学科,就可使自己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可大大提高其高考的成功概率,都可在自己天然智力优势专业学出优异成绩。

     在通向大学之前,我们要进行一次文理分科的选择,虽说不是高考填报志愿,却有高考填报志愿那么艰难、那么慎重、那么严肃。选科不仅决定了同学们未来两年所要学习的科目,而且影响到日后升学和择业的路向,故此,同学们务必慎重考虑各方面因素才作出抉择。

一、文理分科的由来与发展

中国的文理分科,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后天发育中被动接受的。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以分科教育来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事实上,后来前苏联对此也作了修正。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照搬“苏式”,并长期实行。

建国初期,工业化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国家需要大批专门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自1952年起,国家将同类专业合并成专业学院,为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轨道,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办学体制。50年代的高校合并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集中合并为新的单科院校,虽然工科院校和专业得到了加强,但专业面窄,且理工分家,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又砍得过多,伤了元气,较单一的专业化趋势明显,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趋困难。上个世纪60年代至文革结束前,高中一般不分文理,学生学两年便进入社会。或者因成分好,被推荐上大学。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趋势加剧。从1977年算起,中国的文理分科差不多已有30年历史。

1992年开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全球化的需要,高校进行新一轮的合并。通过不同学科性质的高校合并来形成综合性大学,改变了单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文理渗透、学科融通、知识交叉的课程体系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条件得以改善。…毋庸置疑,中国的文理分科圆了不少人的大学梦。

二、文理分科的现实意义

尽管社会上反对文理分科的呼声很高,但支持文理分科的观点也是很多的,具体而言,文理分科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科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爱好,并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

2、分科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基础知识,因为文理分科后,学理的只是适当降低文科的要求,而理科知识有所加强,学文的也是如此;

3、目前普通高中存在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倾向,这样还不如直接实行文理分科对他们加以引导。

4、现在的学生负担实在太重,文理分科可以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都会因此而提高。

5、现在的知识非常地丰富,就一个人的兴趣与精力很不容易在一个领域里发挥出色。有所侧重地学习才能深层次地得到提高。文理分科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上能有最大的收获。

在特定的时期和阶段,文理分科也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对培养专业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合理的文理分科需要指导,不能绝对化,并且分科的时间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要求来定。

 

三、重理不该轻文

在庐江中学百年校庆的题词中,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朱清时,都将庐江中学的“庐”字写错了。顾、朱两位都是中国最高理科学府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居然连“庐”这个最常见的汉字都写错,这是很让人诧异的事。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类遗憾,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倾向。

应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是不乏人文传统的。古代、近代的读书人本质上都是人文知识分子,虽然出过一些科学家,但是他们所接受的人文教育要远远大于科学技术教育。这就不难解释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许多科学家为什么会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科学家不仅能造原子弹,琴棋书画也一样拿手。但到了5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经济时期,当时的目标就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工业化的立国目标自然需要大批理工科人才,因此众多理工科院校随之兴起,而且受到特别的重视。理工科教育从而得到迅速发展,许多优秀的学生都眼望着理工科。再加上历次政治运动,受到冲击最厉害的还是文科,在这种背景下,怎么会不产生“重理轻文”的倾向?

后来,虽然我们意识到“重理轻文”有如跛脚走路,得不偿失,在尽力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重理轻文”的倾向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强大惯性,现在文科依然很弱小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过去我们忙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一段时间内人文科学薄弱还可以理解,而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不只限于建立一个强大的经济大国,而且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还不重视文科的发展,任人文学科薄弱下去,今后肯定会吃亏的。如果还是以功利主义眼光来看待人文学科,我们今后闹的恐怕不仅仅是院士校长写错字的笑话,还可能会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

 

四、社会发展越完善 文科前景越广阔

有的人认为文科知识在社会上应用得不多,所以对文科知识学习很不重视,其实不然。按照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21世纪初我国将急需以下14类人才:

税务会计师(会计类)、电脑系统分析专家(电脑类)、电脑软件工程师(工程类)、环境工程师(环保类)、中医师(健康医疗类)、经纪人(咨询服务类)、索赔估价师(保险类)、律师(法律类)、老人医学专家(医学类)、家庭护理(个人服务类)、专业公关人员(公共关系类)、商业服务业务代表(推销类)、生物化学家(科学研究类)和心理学家(社会工作类)。

粗略统计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上述14类人才中,文科及与文科相关的专业占了一半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比例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且是社会越发展,人文学科的地位越高,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理工科比例越大,地位越高。

由于人文学科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断言,在未来社会里,人文学科应该有崇高的地位,我国的教育应该自觉地重视发展人文学科,加强人文教育。

五、选择文理的参考因素

结合新课改来看,文理不分科是个趋势,但这肯定需要一段时间,在新的课程设置完全实施之前,我们每年仍然面临着文理分科的难题。那么应该怎样抉择文理分科呢?选择文理应该参考哪些因素呢?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文、选理,兴趣是第一前提。我们可以发现,古今中外,那些卓越的成功者,几乎都是强烈的兴趣使之然。因此若你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对某方面有着教强烈的兴趣,很关注某科及相关知识或者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就可以考虑选这方面的学科。总之,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没错,因为这最有可能促使你走向成功。

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那么怎样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呢?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学科花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或者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这些都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发展,你就应该考虑选择哪一科。

3、潜力。潜力的外在表现是学习成绩,成绩是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非常有必要去询问一下高一各科的授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并且查阅一下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以及文科、理科成绩的排名,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看准三科“拉分科”,了解此三科在文理科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4性格。个人的性格是否配合选修该组别的特质也是重要的一环。例如理科较着重逻辑与理解,比较适合性格倾向理性化的人;而性格感性的同学则适宜选择较着重事实记忆和感想的文科了。

认清一门学科要求的素质,认清自己的性格气质(从某种角度来考虑,理工科研似乎更寂寞些,文史类则更与时俱进,紧紧跟随社会的大潮:不是所有理科爱好者都能踏下心来做科学,也不是所有的文科爱好者都有文科必备的社交素质),从而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是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谨慎思考的。

5、身体

六、走出几个误区

1、重理轻文的误区:
      
曾几何时,盛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受此影响,在选择文理时,优秀生很少问津文科,只有理科吃不消的人才会进入文科班。政治课、历史课被看作是放松课、休息课,遭受冷遇,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大学生文史常识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失衡现象已经不容忽视。青年歌手大赛综合素质中反映出某些人文史知识的极度贫乏令人咋舌,围绕娱乐圈和足球界的诸多问题,体现出一代人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持续荒废有目共睹。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是绝对不行的,扬振宁的成就在于他的文理交融。文科和理科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贡献具有同样的重要,绝不能有重理轻文的思想。
   2
、性别的误区:
      
女孩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盲从学文的很多。从而限制了女性向理工领域发展的机会,不少女孩子因此放弃了男生如云的理科,而改选把握似乎更大的文科。其实女性所拥有的许多特质正是一个成功的科技人才不可缺的条件。女性在决策、组织能力、工作投入等方面均胜于男性,所以千万不要埋没自己的才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人们印象中,认为理科的选择的机会会更多一些,其实现在很多学校的很多专业已经文理兼报了,大学都在倡导大类招生,不用界限明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过于担心。 

3、选择的误区

在阐述兴趣成绩社会需求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这几种说法:
1一边倒,根据哪科选的人多就选哪科;
2)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好就选哪科;
3)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好念就选哪科;
4)过早的为工作寻找门路,认为哪科好赚钱就选哪科;
5)情感冲动,认为与某人交好而随之选择。
    
这几种说法都过于片面。首先,人数多的科目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第二,不存在某一科好、某一科差的问题;第三,念书是要发展自我,贪图安逸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是行不通的;第四,究竟某一科好赚钱这种说法本身就具有想当然的色彩,即便真的有某一科好赚钱,那也是就大范围而言的,它不一定是适合你工作;第五,情感的变数较大,一旦不再交好,很可能就要追悔莫及。

(三)“3+文综”:

人才特点:以论理和表达为能力的形象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归纳、整理、比较为特点的学习。

录取比率:同理科的报名人数及录取比率均维持在1:3左右,对应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

就业面: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从事媒体传播、金融财会、社会服务和教育等行业。

“3+理综”:

人才特点:以推理和研究为能力的逻辑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理解、推理、计算为特点的学习。

录取比率:对应的高等院校很多,社会需求较多。

就业面:以技术为对象的生产型人才,可从事的职业类型较多。

(四)大学文科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大学本科的学科专业设置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门类;第二层次为学科类;第三层次为专业。

1 大学文科目前有六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2 各学科门类又包含着几个学科类,具体划分如下:

哲学:哲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经济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法学: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

教育学:教育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体育类;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艺术类;

历史学:历史学类,图书信息档案学类。

近几年新增较快的文科专业主要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经贸俄语,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宾馆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公共关系,文秘,涉外文秘,税务,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与历史文化,社会保险与管理,经济信息与情报等。

最近几年,高校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文科专业开始兼招一部分理工科考生。这类专业主要有:哲学、管理、财会、外语、信息、档案等。有兴趣报考文科专业的理工科考生,可以根据当年各校招生简章填报这类专业。

 

二、大学理工科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大学理工科目前有四大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一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二级学科,如理学,下设有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16类二级学科;工学,下设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电工类等22类二级学科;农学,下设植物生产类、环境保护类、水产类等7类二级学科;医学,下设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等9类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个专业。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在二级学科下面。如工学设了22类二级学科,而每类二级学科又设了若干个专业:如工学的地矿类,下设了地质矿产勘查、应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11个专业;材料类下设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腐蚀与防腐等12个专业;机械类下设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热加工工艺与设备、铸造、化工设备与机械等17个专业。再如医学的预防医学类,下设了预防医学、环境医学、卫生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5个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是选择设在二级学科以下的专业填报的。理工科考生可以填报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专业。目前,我国共设有504种专业,其中理工科共设313种专业。在理工科313种专业中,理学设55种专业,工学设181种专业,农学设40种专业,医学设37种专业。

 

近几年,理工科的生物工程类专业、计算机及电子方面的专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以及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有较快的增长。

正确选择文理科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自我评价。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感情用事,凭一时冲动作出选择。

二是社会评价。要认真、冷静地听取老师、同学、家长等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不能凭好恶而要凭实力作出正确选择。曾有过一个女学生,她的文科倾向很明显,各科成绩也都不错,分科时这女学生选择了理科,从上高三起,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只被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录取。如果在文理分科时不是一味地只看成绩,随大流,而是更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并仔细听取其他人的建议,也许会让自己受益终身。还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行,他们觉得文科简单,因此就去选择文科。实际上学好文理科都要有扎实的基础。基础是一个人的底子,没有好的底子,没法深刻地学习,更谈不上成为专业的人才。文科不比理科简单,学好文科更需要长期积淀。因此,这种盲目的选择也是不可取的。

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比较好的,可以考虑选报文科,比较有优势,容易拔尖,考上名牌大学,而理科竞争比较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财经类的人才走俏,法律、新闻等专业也同样很热门,选文科比较有前途。

各科成绩比较平均的学生,建议选报理科,理科可供选择的专业比文科要多,可以说文科有的专业理科基本上都有。而且理科的招生计划比较多,录取的机会相对较高。

此外,如果你的文科成绩较好,但你对理科有天赋,建议你选报理科,因为一个人的天赋中有学习文科或学习理科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你在发现自己的潜能后迅速转化为一种学习上的自发力,它能使你在学习或工作中迅速找到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参考普通高校文理专业招生计划的比例,以理性的思考选择。

2、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思维能力特点,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如果孩子对某些学科情有独钟,具有特别的兴趣,就应该充分尊重,万不可凭家长的好恶决定取舍。同时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其潜力所在及大小。通观高中各科,对孩子思维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有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强一些,有的要求抽象思维能力强一些,有的要求空间思维能力强一些。事实上,不是每个孩子在这几种思维能力方面都能做到均衡发展的,大多数孩子有所长也有所短。所以必须充分了解孩子思维能力特点,找出强项和弱项,以便扬长避短,最大可能的发掘学习潜力。这样做,不仅是保证孩子在高考中制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其终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要结合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以务实的态度选择。孩子通过高中第一学年的学习,各科孰强孰弱,有无偏科现象,家长心中已经有数了,因此可以区别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具体建议如下:(1)凡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孩子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报考数

  

   

     

报考数775

(含特长生12)

报考数208

(含特长生17)

983

本一

21928.7%

24(12.5%)

243(24.7%)

本二以上

52869.2%

(本二309

119(61.9%)

(本二95

647(65.8%)

(本二404

本三以上

66887.5%

(本三140

15681.3%

(本三37

82486.28%

(本三177

体育、音乐、美术

21(报考29人)

72.414%

84586%

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2008年福建省高考招生计划数

 

理工类

文史类

高职单招

合计

报考人数

190684

95192

15131

301007

招生计划

115460

59417

9117

183994

录取率

60.55%

62.42%

60.25%

61.13%

(一)、应届本科上线人数统计情况

 

(其中本三上线数居全市第一、本二上线数居全市第二、本一上线数居全市第三)

(二)、高分段人数情况

1、理科663分以上,全省101人,我校应届2人。    

理科650分以上,全省329人,我校应届9人。

理科600分以上,全省4773人,全市609人,我校96人(应届81人,往届15人)

2、文科614分以上,全省100人,我校应届3人。

文科610分以上,全省142人,我校应届4人。

文科600分以上,全省341人,全市38人,我校6人(应届5人,往届1人)。

3、我校应届理科最高分672,应届文科最高分622

4、单科成绩情况:

理科语文高三(1)班袁章铭125分居龙岩市第六名,长汀县第一名;

理科数学高三(17)班丁文升149分居龙岩市第一名, 长汀县第一名;

理科英语高三(5)班王建飞141分居龙岩市第二名,长汀县第一名;

理科综合高三(1)班陈荣清285分居龙岩市第二名,长汀县第一名;

文科语文高三(9)班张辉兰127分居龙岩市第二名,长汀县第一名;

文科英语高三(9)班张辉兰141分居龙岩市第五名,长汀县第一名;

5、考取北大、清华情况:

  赖龙海同学保送北京大学;陈荣清、邓世冠同学考取清华大学;

张辉兰同学考取北京大学。

 

 

 

附学科平均分全省排名

理科:成绩    排名         文科:成绩    排名

语文102.85   全省20       语文103.92   全省36

数学108.31   全省37       数学102.97   全省34

英语114.48   全省23       英语112.69   全省38

理综196      全省27       文综193.8    全省24

总分521.63   全省27       总分513.37   全省35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