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优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长汀一中 赖绍浩
资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资优生作为班级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不仅深受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喜欢、信任,在同学中也有较高的威信;因此,在对资优生的评价方面,容易产生“一俊遮百丑”的现象,而错过对他们教育的良好时机,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就资优生的一般心理特点进行剖析,并就如何对他们进行更好的教育引导,提出个人的看法,借此抛砖引玉。
一、资优生的良好心理特点剖析
资优生与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相比,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良好心理特点:
1、自信心强,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资优生思想进步、信心较强,他们学习刻苦,工作认真,遵规守纪,团结他人,具有较强的自尊感。他们的自尊心不但表现在自己尊重自己,而且事事处处懂得尊重别人。强烈的自信促使他们不断地严格要求和自觉约束自己,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信任。
2、好胜心强,富有进取精神,资优生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都想争第一。他们不但具有赶超先进和力争上游的心理活动,而且具有争优创优的行动,目光始终指向“走在自己前面的人”。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不甘落后,“我能更好”的心理。这种好强心理,督促着他们不断进取,获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3、责任心强,具有集体荣誉感。资优生责任心强,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和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他们对同学有较强的友谊感,能互相帮助。他们善于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既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集体带来荣誉,又能为别人的行动给集体增添荣誉而高兴,为自己或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感到羞愧。
4、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资优生能严格执行《中学生守则》,具有良好的自觉性。在需要行动时,他们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具有良好的果断力,他们能为实际正确的目标克服或控制懒惰、羞愧、粗暴等消极心理,具有良好的自制力。他们还能达到预定目标克服各种困难,持之以恒,具有良好的坚韧力。
5、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资优生能够严于解剖自己,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夸大成绩,不隐瞒缺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还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个性心理上还表现自信而不固执,尊重而不盲从。
二、资优生的不良心理表现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由于种种原因,资优生身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而这些往往被人忽视。因此,在了解和掌握资优生良好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及时发现他们潜在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资优生容易产生下列不良心理:
1、“优越感”。由于资优生在各方面能起带头作用,老师,家长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他们常常是耳听赞声,眼看笑脸,手拿奖品。这样很容易使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长处、成绩和作用,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比别人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常常不外露,不易被觉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爆发,他们就会脱离群众,停止不前,甚至倒退。
2、“虚荣心”。过分爱面子,不敢正视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过分考虑个人得失,而考虑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甚少。例如,怕占用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愿当班级干部,不愿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对班级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也持冷漠态度。有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荣誉,甚至会发展到嫉妒超过自己的同学,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讽刺挖苦要求进步的同学,搞知识“保密”等不良行为。
3、自傲自大。有的资优生认为自己成绩好、能力强、贡献大,于是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看不起同学,甚至连领导和老师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不虚心,听不得不同意见,一旦受到批评,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或者态度蛮横,拒不接受批评。
4、脆弱心理。资优生一般凭借自己的天资聪明,往往无需花费太多的努力,便能获得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成绩。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是一帆风顺,在赞扬声中成长,再加上老师和家长往往对他们寄予过高的期望,所以,一旦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就容易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而气馁、颓丧,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适应挫折的能力,产生脆弱的心理。
上述心理特点,并不是每一个资优生都具有的,其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不尽一致。我们对待资优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做到真诚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针对个别差异,做好培养教育工作。
三、资优生的教育和培养
资优生在集体中一般有着较高的威信,影响也较大,因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十分重要。在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响鼓要用重槌敲。对资优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既不能只看其优点,偏袒其缺点,也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资 优生的唯一标准,一俊遮百丑,更不能在评先评优等方面放松品德上的要求,老师要经常提醒他们以人之长比己之短,不断督促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第二,要掌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分寸。既不可过多的集中表扬他们,把他们捧上天,也不要在大庭广众面前揭其短,使其难堪。资优生也是学生,不能认为他们不该犯错误,对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不宜过多地求全责备,吹毛求疵。
第三,要根据他们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才干,也要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的锻炼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学习与工作,权利和义务,责任与荣誉等关系,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资优生的特点,加强心理疏导,指出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如去掉“优越感”,丢掉“虚荣心”,排除嫉妒心理,培养意志力,耐挫能力,使他们不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