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黄火养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02-22  点击:1733 

            

长汀一中  黄火养

 

一、合力建设的必要性

先听一段对话:(老师)“……你是独生子女吗?”(学生)“是。”(老师)“从小到大有谁和你一起玩吗?”(学生)“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老师)“没其他人吗?”(学生)“好象没有。”(老师)“你觉得同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学生)“同学关系嘛!”(老师)“那同学之间应该怎么样啊?”(学生)…………(老师)“那好,你觉得一滴水要怎么样才能不干涸?”(学生)“……流入河里。”(老师)“对!那么一滴水和一条河是什么关系?”(学生)“知道了,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是笔者和一个学生交谈的过程)

上面一段对话,只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后就更多了),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将会有很多问题展现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以个人为中心、心理不健康等。

事实上,一个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他(她)所在的环境。而现在或将来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都是在同学与老师之间,尤其是在同学之间(当然,老师的一言一行有时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甚至影响他们一生)。那么,他在同学这个群体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没有团结同学、敢不敢与同学交流、能不能与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对他(她)的一生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我认为作为学生领头雁的班主任应该着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的班级集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班级的温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班级为家。班荣我自豪、班衰我羞辱。

想想,如果一个班级集体里边,每一个同学都能如是想,每一个同学都能主动团结其他同学,每一个同学都能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那么这样的班级会不行吗?这样的班级会没有希望吗?!以往我们总是说“某某同学没有正气”、“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谅解”等等,但是正气从何而来?“这种行为”如何纠正?说实话,本人很少想,只是自己跟自己生闷气:怎么我运气这么差,抽到这么一班学生?

再者,为什么会发生学校暴力事件或者类似事件?我以为,主要就是因为他(她)在学生群体里边的地位问题。也许,一直以来他(她)以为他(她)没人认可他(她)的存在或者忽视他(她)的存在(当然,主要是学习比较差),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存在着,所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不仅存在,还有力量!)。因为他(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又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上有自卑感,所以只有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鲁迅)。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很多行为出发点都非常简单,都仅仅是为了说明或证明这一点。(当然,我这样说,并不表明他们做的对

而且,大家是否也发现,不仅学习较差者个人主义严重,学习好的不是也有吗?有些同学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头来连大学也读不下去。而恰恰相反,原来成绩中等,同学关系良好的,大学毕业之后倒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给我的印象是“人的发展”、“与人合作”、“表达与交流”。前一段时间看报纸,是关于现在就业问题的:现在公司招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正如TOM在线的胡新永所强调的“工作缺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但缺了一个团队绝对不行”,光有个人创造性缺少集体协作能力是行不通的。

“几乎所有的招聘企业都表示,当今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他们所要的员工必须要具有团队意识,要学会通过优势互补,打造最佳合力,从而获得“ 的效果。”

           ——《中国青年报》20041116日《职业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所以我以为,建设班级集体的合力是必要的,不仅必要,而且还势在必行!当然,一直以来已经有很多前辈都这样做了,只是以后我们还得继续下去,一直坚持。加上本人工作年限有限,刚刚想到,希望和我一样的班主任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建设班级合力为目标,努力打造班级合力。如此,小而大,整个社会也就有了很好的合力。

二、如何建设班级合力

 首先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开学伊始,我就先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读。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哪些学生工作能力比较强,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腼腆。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这些都是侧面的了解。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则是对他们的全面了解。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有了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只要准备充分,了解深入,所选出的临时班委在开学这段时间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的各项工作必将逐渐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而他们也必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选出了班委,就应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合力的形成。
       
其次,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要极度关心。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合力的集体。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你上去轻轻关心几句。学生心中定会无比地感动。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再次,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合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 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班风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试想: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奋发,你不觉得这样的集体有凝聚力、有吸引力吗?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我们班以104分荣获年段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中主要是趣味比赛、男女 4*100米接力赛获得好成绩以及同学们踊跃投稿所得。

另外,还须精心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达到班级合力建设的目的。

最后,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强班级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结束语: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渺小的,一个有合力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枯竭呢?只有在集体之中,只有广泛地吸取养分,才能健康地成长。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